日前,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42万亿元,同比增长10.7%,连续七个季度保持同比正增长。外贸之“稳”,折射出中国经济之“韧”。
中国经济在2021年的表现依然出彩,在新冠疫情继续在全球肆虐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强劲。然而,要在2022年维持这样的增长,就需要作出一些取舍。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21日表示,美联储准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遏制通胀,即使这意味着加息幅度大于25个基点(这是美联储上周的加息幅度)。通过发出许多信号,鲍威尔几乎确保了美元将对人民币升值。这可能大大有助于中国政府保住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426亿元,同比增长6.7%;货物进出口总额62044亿元,同比增长13.3%。权威数据表明,中国经济不仅实现了“开门稳”,更创下了“开门红”。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比2021年12月份加快3.2个百分点,比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加快1.4个百分点。
为保持当前的经济增速,中国将建设更多城市群并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
中国经济在2021年表现相对较好,这要归功于其不受新冠疫情影响和非常强劲的外部需求。事实上,由于2021年第四季度的增长率为4%,中国全年的经济增速超过了8%。不过,这种相当积极的总体趋势掩盖了一些重要事实。
文章称,当流动性环境恶化,人们会清楚地看见哪些贷款方未能充分利用他们之前自由借贷的资金。将这句话当成对2022年新兴市场经济前景的警告尤为恰当。在新兴经济体债务负担加剧、公共财政状况不佳之际,借贷条件也不再有利。全球“所有的”资产价格泡沫都将面临破裂。
文章以冬奥传统项目冰壶运动类比中国经济政策,称中国政府在意识到“稳经济”重要性的同时,要精准把握货币财政政策,像冰壶运动员为投壶铺路,在有效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防止经济过热,引发通货膨胀和投机行为。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按美元计价,2021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6.05万亿美元,占世界市场份额继续提升。
中国不擅长冰壶,但中国决策者可以从该运动中获取灵感。中国决策者就像冰壶运动员一样,面对着难以“击中”的目标。他们为2022年经济设定了增长5%以上的目标,即便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已侵入中国。相似之处不止于此。冰球运动员必须以合适的力量投出冰壶,确保击中目标。同样,中国决策者也必须找准促进增长力道。
2022年中国经济已经启幕。对于今年经济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释放出鲜明的政策信号。从今年各部门的工作部署看,“稳”字成为核心关键词。
中国经济可能正在放缓,但今后有很大空间取得稳健表现。市场的一致预测集中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在2021年达到8.1%之后,今年将放缓至约5%。但是,在采取正确政策的情况下,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可能会被轻松抬高。
中国海关总署近日发布数据,2021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同比增长21.4%,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担忧疫情引发去全球化,尤其担心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到别处,这种担忧情绪推动了脱钩论。然而,粗略地看一下过去几年的全球贸易和投资流向就会发现,脱钩论经不起推敲。
在新兴经济体背负着创纪录债务、公共财政状况不佳之际,其借贷条件可能会变得不那么有利。全球“一切”(everything)资产价格泡沫可能破裂,中国以房地产和信贷为主导的增长模式可能会失去动力。由于中国是世界最大国际大宗商品消费国,其经济的任何显着放缓都可能严重影响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
面对未来一年“前所未有的”贸易挑战,中国加倍倚重这项全世界最大贸易协定将会发挥的关键作用,指望它帮助缓冲冠状病毒的影响,同时促进经济增长。
英国智库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发表的一份报告预计中国将在2030年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年末将至,国际社会都在展望2022年经济形势。其中,中国尤为引人关注。12月22日,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继2021年上半年强劲反弹之后,中国经济全年实际增长率将达到8%,2022年增长将达5.1%。
显示 1248 条中的 421 到 440 条结果
阿拉木图:科克托别山掠影
阿根廷举行兰花博览会
波兰瓦津基公园展出树枝雕塑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