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市公司2020年年报和2021年一季报收官,A股4000多家上市公司的“成绩单”亮相。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冯幽兰28日表示,在出口强劲和消费恢复等因素共同推动下,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强劲复苏态势。
亚洲开发银行28日发布的《2021年亚洲发展展望》报告认为,尽管新冠疫情仍在持续,2021年亚太地区发展中经济体将迎来复苏,经济增速有望达到7.3%;中国经济增长率将达8.1%,是地区经济复苏的引领者之一。
许多专家认为,中国正在变成吸引世界各地资本的磁石。通过宣布建设社会主义,中国正在成为资本主义体系之外的绿洲——一个仍然有望令资本获利的地方。
会计师事务所安永中国高管21日表示,当下科技创新是助力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化转型成为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匈牙利央行副行长保陶伊·米哈伊是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的外方嘉宾之一。他表示,匈牙利与中国的经贸合作近年来日益深化,即使在去年遭遇新冠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匈中经贸合作势头依然强劲。
哥斯达黎加前总统菲格雷斯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经济活力是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强劲动力。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8.3%,剔除季节性因素后,较去年四季度增长0.6%,过去两年平均增长5%,这反映出我国经济已从疫情影响中稳定恢复。
随着消费开支增长超过预期,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强劲增长,助其与美国一道成为2021年全球复苏的双引擎。
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数据,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49310亿元,同比增长18.3%,环比增长0.6%,相比2019年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0%,实现稳健开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15日表示,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有助于降低碳排放。
日前,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将增长6%,同时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IMF亚太部副主任肯尼斯·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推动世界经济复苏。
近日,“清华大学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在线召开,海内外经济学家们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进行了相关解读和深入探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将增长8.4%,较1月份预测值上调0.3个百分点。
中国的新战略把重点放在“双循环”概念上。在这个听上去很专业的说法背后,隐藏着一种可能改变全球经济秩序的想法。中国将不是作为一个通过贸易和投资与世界联系的单一经济体来运转,而是正在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双叉经济体。
随着经济加速增长,北京进一步加快了与美国争夺世界领导者角色的步伐,并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的背景下拉近了与美国的距离。中国国家统计局3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9,高出2月1.3个百分点,结束了自去年12月以来的回落趋势;服务业更是强劲反弹。由此,北京又进入了一个经济增长的年份。
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先锋领航日前发布的经济前景展望报告显示,中国经济彰显弹性,这导致经济增长率的预期上调。
3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3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9%,较2月份上升1.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3%,较2月份上升4.9个百分点。当日,多家外媒发布相关报道,认为中国经济正持续复苏。
德国巴伐利亚州经济联合会近日发布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占全球经济比重将持续增加。
近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1—2月中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最新数据。其中,消费、投资、进出口均出现大幅反弹,同比增速均超30%。这份炫目的成绩单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经济良好的复苏态势。“超出预期”“积极因素增多”“令人羡慕”……各大外媒一片赞叹,并对中国经济在新的一年继续引领世界经济复苏充满期待。
显示 1260 条中的 521 到 54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