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13年来,欧盟已经连续位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多年保持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另据德方统计,2016年,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德国在全球范围内最大贸易伙伴,德国也是中国在欧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即使英国启动脱欧进程,中欧贸易关系的重要性依然,中德经贸关系的战略紧密性更是难以撼动。
近来,欧洲成为了国际政治关注的焦点。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他的首次欧洲之行中,表现出与欧洲盟友诸多的不协调:既没能在安全问题上就北约集体防卫做出承诺,且仍揪着军费分摊问题不放,拒绝对巴黎气候变化协定表态,还在经贸问题上继续指责德国“坏事做尽”。欧洲对特朗普的外交理念和政策失望至极,以至于历来比较克制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也发出了“盟友不再可靠、必须自力更生”的高调言论。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即将赴布鲁塞尔出席第十九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会晤前夕,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杨燕怡大使发表题为《坚守开放包容,促进合作共赢》的文章,高度评价中欧关系。
在中国的外交实践中,往往把对一国关系的把握放置在该地区的大背景中统筹规划。例如通过定期合作论坛,中国已经与太平洋小岛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非洲、阿拉伯国家等建立起发展伙伴关系。对中国而言,地区一体化有利于减少不确定性和结构性矛盾,降低外交成本。寻求地区乃至全球的互联互通也有利于中国国内的发展。北京的这一思维已根深蒂固。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的发展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及对外战略的转型。认真梳理中国同中东欧国家的关系,分析双方关系发展可能面临的挑战,既对中国处理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关系具有战略参考价值,也对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以及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设有重要意义。
显示 85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