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中美在一些关键领域仍有一定合作空间。对两国来说,在一个有管控的竞争的联合框架内行事,好过完全没有规则。
2021年初,美国新总统乔·拜登上任。但目前,新政府对华战略的纲要尚不明确,也不清楚美国是否能够维持它的全球实力和影响力。无论如何,中国和亚太的广泛地区或者说印太地区无疑将给美国发挥全球实力带来最大挑战。
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6日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表示,推动中美关系走上稳定、建设性的轨道,美方需要展现诚意和善意。
美国在亚洲的真正目标是谋求与中国保持力量平衡,为阻止中国称霸而维持美国的影响力,并让亚洲国家相信美国的行动具有正当性。换言之,拜登政府并非要与中国敌对,而是谋求保持均势。情况将如何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美国和中国正在施行的策略将随时间推移在全世界产生连锁反应。美国如果做不到专注于自己的策略方针,就有可能把其全球科技领导地位永久性地输给中国。
是美国霸主地位的主要威胁,要想维持美国的地位必须增加对中国的施压。特朗普政府过去4年执政传递出这样的信息。但拜登政府是否也认同这样的标准呢?
共同事业的基础存在于深厚的历史根源和当代意义。与拜登总统的就职演讲相呼应,中美双方“停止叫嚷、降低热度”是合乎情理的。
中国和美国仍是应对气候变化最重要的两个国家。他们都是创造低碳能源技术的重要贡献者。在这方面,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清洁能源技术的市场和制造者。从科学角度来看,如果中国和美国都不采取积极行动,在未来10年减少排放,就不可能解决气候变化问题。
本文由中国欧盟商会与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联合发布,分析了中美脱钩的驱动因素、脱钩的层面(包括宏观脱欧、贸易脱钩、创新脱钩和数字脱钩)和未来的前景,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切断中美之间的科研合作会使美国的创新体系变得更加脆弱,而不是更安全。科学研究通过开放式交流、沟通和流动能实现共享和倍增,美国从其开放性中获益匪浅。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月21日报道称,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正处于30个月来的高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三方面决定因素:拜登是否寻求修复美中关系;美元贬值是否会刺激全球对中国资产的需求;中国的政策重点。
国内外日益形成的一个共识是,北京和华盛顿很可能会对彼此采取一种更温和的态度和口吻,这可以理解,尤其是考虑到两国关系目前处于这样的低点,要做出改善应该相对容易。
随着白宫易主,有人开始大力传播这种观点:中美的意识形态和地缘战略冲突已然无解。然而,眼下的全球议程需要各国共同应对。当全人类受到气候变化、大流行、裁军等问题困扰时,还要将世界卷入新的紧张局势的漩涡,无疑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认识到美国各界对中国看法的转变是必要的。但是,在美国制定负责任的东亚政策时,回顾两个超级大国之间什么没有变——什么不大可能变——更为重要。
回顾往事,其实特朗普对华采取强硬态度起初是为了美国中西部农民和工人。不知何时,焦点转向了5G、人工智能和金融科技等领域,最后到了全球云服务网络的争夺。美国该如何维护与欧洲、亚洲之间建立的关系网?而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构想展开的关系网又将如何与之共存?
除非发生意料之外的政治崩溃或经济危机,中国会在今后5年里继续缩小与美国的经济和技术差距。拜登担任总统有可能对美国经济产生积极影响,不那么好斗的贸易政策会有利于市场情绪和投资,但这些改变不了大局。
在美国第46届大选上,拜登成功胜出。这表明,美国将有新的经济和贸易政策。美国当选总统拜登预计将摒弃特朗普的“美国第一”方针,消除保护主义和反气候变化政策,并恢复美国在“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上的主导地位。然而,有观点认为,拜登似乎很难让他的政策与特朗普有所不同,其政策可行性也尚待观察。
美国新政府即将上台,中美关系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当下,中美面临严重信任赤字,既往100多个对话交流机制已悉数暂停。重构中美关系,可搭建更多对话桥梁,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中增进双多边合作,并利用社会各界力量推动双方交流。
正如许多专家早就说过的那样,美国无法同时遏制中国和俄罗斯。双线冷战不仅需要现代美国所不具备的力量和资源,还将让中国与俄罗斯进一步靠近。如果这种靠近的结果是中国得到俄罗斯保证的资源供给和中亚稳定,那么华盛顿将很难加以应对。
美国已经无力单独领导世界。多数盟国也不希望看到美中对立激化。为了避免陷入新冷战,美国或许有必要缓和与中国的紧张关系。
显示 330 条中的 121 到 1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