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越关系正处于越战结束以来最佳阶段。越南是美国十大贸易伙伴中唯一的东南亚国家,美国制造商越来越多将越南视为中国的替代选择。在过去十年中,两国战略利益显著趋同,导致安全合作不断扩大。
冲突作为现代中美关系的显著特征,绝不是特朗普政策引发的现象,也不是世界政治的暂时趋势。导致中美关系发生冲突的条件和因素是几十年来积累的,尤其是在2009-2011年。在与中国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其世界领导地位的任务背景下,亚太地区(或用美国的术语来说,印太地区)是华盛顿的优先事项。
2021年,中国宣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入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范式正面临从“先富起来”到“共同富裕”的最大转折。在这一时期,美国正寻求加强对中国的控制。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则寻求以新的贸易策略来应对美国。
美国于2022年2月22日发布的新印太战略由于种种原因引起的关注有限。主要原因是,这一战略文件的内容与已经公开的内容大体一致,而且对行动议程(如何实施)的阐述有限。
2015年,美国是全世界在量子技术领域投资最多的国家,共投资大约5亿美元。到2021年,此类投资已增至近21亿美元。不过据估计,同期中国在量子技术方面的投资从3亿美元增加到约130亿美元。
对于拉美国家来说,主要的挑战是如何在21世纪中美大国纷争中以自身的发展利益为参照,平衡前进。同时,如何在多极世界中建立自己的身份也是一个挑战。
本报告探讨了跨大西洋在海洋和外太空的全球公域治理以及中国在其中的行动方面的趋同和分歧。报告定义了全球公域并探讨了它们是如何受到监管的。
新冠肺炎疫情后果清楚表明,几十年来为追求效率的离岸外包和成本削减,已经让美国及其盟友和伙伴供应链变得脆弱不堪。通过减少对潜在对手依赖、扩大地理多样性、采取务实方法,建立国内能力和从可靠合作伙伴那里采购以恢复系统平衡,将是一项复杂、昂贵和影响深远的任务。
大多数国家都希望在网络领域拥有一定影响力,中国也不例外。近10年前,中国提出要成为网络强国,这至少表明它在某种程度上愿意与美国展开权力竞争。
中国在认真对待创新,而美国却面临着像梦游一样陷入停滞、落后于中国这个全球主要对手的风险——除非决策者从现在开始迎接挑战。
美国正在努力应对日益严峻的跨国技术、政策和安全问题,而与中国的经济和供应链关系又使这些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在拜登政府和国会寻求制定既能减少对中国依赖、又能加强美国应变能力政策解决方案之际,重要的是,这些政策要形成一个更大、更全面的战略,清晰地阐明国家安全。
随着美中战略竞争的加剧,美国开始拉拢盟友来一同对抗中国,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首当其冲。这三国与美国主导的自由国际秩序的安全承诺有着紧密的利害关系。同时,中国也是它们的最大贸易伙伴。
随着美国积极应对与中国长期竞争的挑战,一些强有力但可疑的说法正在美国国家安全界的集体思维中扎根。作者认为,这些说法是可疑的,如果影响美国的思想,可能会使中美竞争更加危险。
即便中国在经济和军事上没有取得进步,它相对于美国而言的全球地位仍会有所提高。而实际上中国自2008年以来在经济和军事上都取得了进步。美国国际声望丧失的问题在于,它将越来越无法依靠道德劝说或“软实力”来获得它希望得到的东西。它将不得不动用蛮力或“硬实力”。
人工智能(AI)发展已经成为一场国家之间的竞赛。在这场竞争中,美国和中国是领跑者,两国都凭借各自的竞争优势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这两个国家在科技领域的主导地位无疑对东南亚国家具有战略意义。
随着中美对抗关系加剧,出现“分割网”(splinternet)的可能性日益变大,网络世界或会出现严重分歧。在此背景下,技术标准创建与技术标准的互操作性均会受到旨在推进国家议程的战略活动的威胁。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称,阿耳忒弥斯月球计划将促进多样性与合作,但同为太空强国的中国和俄罗斯却被冷落。随着美国试图为月球采矿制定规则,新的太空竞赛似乎注定要沿着冷战的断层线分裂世界——以及月球。
华盛顿过度使用金融制裁作为对其不喜欢的竞争对手行为的默认政策回应,这促使北京不断削弱美元的霸权地位。它并非没有选择。这些措施包括采取措施进一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加快发展数字货币,以绕过现有的汇款系统。
今天,美国在战略、技术和制造业方面正被中国超越。但这一次,尚不清楚目前的挫折是否会促使美国采取战略行动,或者华盛顿是否会将优势拱手让给北京。这取决于政策制定者下一步行动——以及美国是否实施一项长期有效、强有力的创新战略。
一方面,东盟对美出口呈增加趋势;另一方面,东盟积极促进从中国转移生产和企业,并加强与拥有尖端技术的中国企业合作。
显示 274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