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欧亚大陆”战略而言,中美竞争的加剧,恰恰相反,呈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视野,仿佛在提醒人们,在汉语中,“危机”一词由两个字组成:“危”和“机”,分别代表“危险”和“机遇”。总之,中美对抗为中国有意加强与俄罗斯在开发欧亚项目方面的伙伴关系提供了合适的基础。
2021年,AT&T、Verizon 和其他无线运营商为获得C频段频谱的许可使用,支付了超过800亿美元。根据法律,他们有权将该频谱用于5G,但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正试图阻止这一向5G的转变。这种延误损害了美国的安全和经济利益。
本文分析了拜登上台一年来,在东南亚地区取得的成就和一些不足之处。作者认为,美国要想更好地优化与中国的竞争,首先要制定明确的印太战略——包括经济和贸易——并安排人员到位执行。此外,美国还需要更敏感地了解东南亚国家在与更强大的北部邻国打交道时所处的微妙且有时不稳定的地位。
美中围绕海底光缆领域主导权展开激烈争夺。本月12日,美国宣布与澳大利亚、日本一同援助3个南太平洋岛国建设通信网络。中国也对此表现出兴趣。海底光缆被称为“数据动脉”,是重要的现代基础设施。因为帮助别国铺设海底光缆可以借机扩大自身影响力,美中的“援助争夺战”未来或愈演愈烈。
中东已成为美国和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战场,尽管它一直试图置身强国对抗之外。
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与经济学家莫里茨·舒拉里克在2007年创造了“中美国”短语,用来描述中国与美国的共生关系。弗格森曾被问到:“后世子孙会在什么事情上给予我们最严厉的批评?”弗格森回答:“在第二场冷战中输给中国。”美国和中国能够且应当共同努力,把他的这番回答变成无稽之谈——这也是为了全世界。
美国对中国的愤怒程度仍在飙升。对北京的执念已不可避免地蔓延到所有领域。如果不改变目前的趋势,这种氛围导致的人才流失最终可能对中国有利。
虽然美国和中国都渴望在气候问题上成为全球领导者,但两国之间的竞争适得其反,未能产生期望的结果。为了使竞争具有建设性,美国和中国必须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增强雄心并采取后续行动。
在中东和北非地区,美国的安全关系和中国的经济关系越来越不一致。两个超级大国都拥有如此重大的地区利益和深深的互不信任,这表明中东和北非可能再次成为大国竞争的舞台。
基辛格说:“美国更注重压倒性的军事实力,中国则更注重决定性的心理影响。一方或者另一方迟早会出现误判。”危险在于,情感因素——尤其是在价值观问题上的情感因素——挑起了每个参与者认为的决定性的意志考验,而这些考验可能会升级为热战。因此,美国和中国需要确保不会发生此类误判。美中关系的最大希望就是缓和。
美中竞争动态发展迅速,正处于关键的十字路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非但没有促进更大的合作,反而加剧了紧张局势,并助长了重新思考、重构和加强美国竞争地位的呼声。美国或许有能力抗衡中国的影响力,但中国的快速崛起意味着何时以及如何与之竞争的决定需要付出巨大甚至令人望而却步的代价。
技术战随之而来,在中美争夺技术优势地位的竞争中,双方都认为人才是决定哪一方胜出的关键因素。在这场人才竞争中,中国正在某些方面超过美国,中国14亿人口是美国的4倍多,因而这场竞争在人口规模方面具有不对称性,美国人对此感到担忧。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贝尔弗科学和国际事务中心本周发表报告称,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头号科技产品制造大国,还将在未来10年内成为21世纪全球基础性技术领域的最大经济体,这些领域包括人工智能、5G、量子信息、半导体、生物技术和绿色能源。
随着美国和中国在追求战略安全利益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雄心之间取得平衡,全球活跃的企业正面临从制裁到出口管制的新风险。本简报阐述了美中竞争的关键驱动因素和政策工具,及其对全球和欧洲企业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系列可能的干预措施,帮助欧盟将地缘经济风险转化为战略机遇。
美国在公开敌视北京的同时,还制裁中国企业,使它们无法获得微芯片开发技术,迫使中国在不同领域进一步自立自强。在这场技术霸权的巨头之战中,北京手中有一张强大的牌:它拥有所有稀土生产和供应的85%至95%,而华盛顿80%的供应来自中国,供应中断将对美国经济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亚洲是中美竞争的主战场之一。随着中美两国向内转向,亚洲维持平衡的前景似乎岌岌可危。中美疏远和向内转向或在亚洲引发“脱钩”。即便如此,亚洲各国间依然保有着强烈的相互依存关系。如果中美几十年来最糟糕的关系没有促使亚洲脱钩,那还有什么可能?中美间的对抗可能会升级,但双方似乎都渴望暂时避免这种情况。
中美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令世界陷入史上最为危险的紧张局势。这种技术竞争是根本性的。网络空间的斗争或令世界更加不稳定和危险。中美“冷战2.0”时代已经到来。
与其在阿拉伯半岛的邻国一样,卡塔尔发现自己越来越面临两难困境:虽然其经济转向东方,尤其是中国,但该国的安全与稳定仍然依赖于美国。卡塔尔与中国经济关系的加强促使两国展开更多外交层面的合作,甚至更谨慎的军事层面的合作。
东南亚国家对美国对抗中国的政策持谨慎态度。尽管拜登政府努力改善与东南亚的关系,但美国面临着加入多边经济组织或淡化人权问题的国内限制,难以在东南亚更有效地与中国竞争。美国的这些限制,再加上中国有效利用对东南亚国家的激励措施,预测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将持续下降。
随着中美战略紧张局势加剧,许多人认为,中美两国展开了“新冷战”。这种观点暗示华盛顿或北京可以战胜对方。然而,考虑到中美双方相互依存的程度和共享的重要利益,上述观点并不可取。
显示 274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