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中国正在施行的策略将随时间推移在全世界产生连锁反应。美国如果做不到专注于自己的策略方针,就有可能把其全球科技领导地位永久性地输给中国。
自2011年两国达成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中国和波兰的关系长期处于加强状态,但在过去2年里,两国关系明显恶化。尽管波兰是受中美竞争影响的国家,但仍有能力在5G等重要问题上作出独立决定。
目前,美国在芯片制造上逐渐落后,芯片生产集中在东亚,而中国正在积极发展芯片自给自足的能力。作为对美国限制措施的回应,中国的国家机器开足马力,以尽快实现芯片自给自足。如果美国制造高级芯片的时代即将终结,那么中国制造这些芯片的时代将会开启。
拜登当选美国第46届美国总统,预计不会改变中国和美国实质性问题列表,如贸易、投资、技术、地缘政治竞争、国家安全。可能会出现改变的只是这些问题的优先级。
美国当选总统拜登正忙于为自己团队挑选候选人,很明显,新政府将在一些问题上更加具有合作性,而在其他问题上也将保留特朗普的对华敌对政策。认识到所有挑战,北京正试图通过确保与其他世界大国的伙伴关系来渡过外交风暴。欧盟是中国“雷达”上的关键目标之一,以确保欧盟在中美争端中保持中立。
新冠疫情让人产生高度的不稳定感。但是,国际安全领域的主要趋势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对疫情在解决政治矛盾中起到弥合作用的希望基本落空。中美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就是这种趋势之一。
去全球化不是一个新概念,而是一个大趋势。以贸易和投资减速衡量的去全球化迹象,以及全球价值链缩短,在2008年就开始出现。但目前这种趋势似乎加速了,因为在中美战略的竞争背景下,美国试图遏制中国。
如今,中国是全球能源金融巨头,其海外能源投资仍主要集中在化石燃料领域。面对中国能源融资在全球的迅速扩张,美国应通过为全球清洁能源发展提供利率合理的融资,与中国展开竞争。
分析人士说,那些希望美中科技战能追随特朗普政府进入历史灰烬的人会失望。尽管当选总统拜登上任后采用的战术可能会发生变化,但战斗仍将继续。
疫情给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和社会危机。地区政府在应对健康和人道主义危机,以及经济、社会和政治危机方面面临着重重挑战。为帮助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渡过难关,中国与美国都伸出了援助之手,两者也将这场危机视为在该地区扩大影响力的战略机遇。
无论是新冠肺炎疫情危机、美中贸易战还是金融市场状况,高波动性似乎都将是未来几年的现状。本文第一部分着眼于2020年地缘政治和金融领域最具破坏性的事件;第二部分分析了这些事件如何影响长期趋势,反之亦然;第三部分为欧洲机构投资者描绘了2021年相关前景。
中欧投资协定结束谈判对中国来说显然是一个外交胜利。更为重要的是,与欧盟较为密切的关系有助于北京阻止华盛顿与欧洲国家及其他伙伴形成一个统一战线来挑战中国的贸易惯例。现在中国拥有更多的影响力来对抗即将上台的拜登政府的影响力。
美国和中国都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待5G,越来越担心其竞争对手可能在该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中占据上风,特别是在欧洲。对5G技术的渗透以及此类网络在欧洲所有权的关注绝不是新鲜事。在欧盟内部,意大利是中美之间日益激烈竞争下的一个有趣案例,影响了欧洲成员国为应对这些挑战而制定监管框架。
RCEP代表了一个新的贸易集团,对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起到了制衡作用,而中国是RCEP中最重要的经济参与者,它是所有成员国的重要贸易伙伴。美国新政府想要继续在亚洲发挥重要作用,就必须向该地区倾斜。
特朗普执政期间,美韩同盟的紧张局势显著增加。拜登政府将继承特朗普的政策遗产和当前挑战,使美韩同盟面临3个重要问题:同盟管理、对朝鲜的协调政策以及美中对抗背景下的关系现状。
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技术竞争正在加剧,尤其是在5G、人工智能和先进半导体等尖端领域。随着竞争加剧,两国间的贸易和技术脱钩也开始加速。问题不在于是否应该推动脱钩,而在于从长远来看脱钩对美国有多大好处,以及美国如何有效管理脱钩进程。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评估脱钩对双方现在和将来的影响。
新加坡认为与美国的关系和伙伴关系对其安全政策至关重要。它认为美国的地区存在在确保其驾驭区域安全环境的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中国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和行为更加坚定主动令这一环境日益复杂。同时,中国是新加坡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即使抵制中国的影响力,新加坡也希望与中国保持稳定关系。
美国2017年发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和《美国国防战略摘要》明确指出,世界将重返大国竞争,最明显的是与中国在印太地区的竞争。美国与日本的持久联盟不仅是美军在印太地区势力的基石,还扩大并加强了美国在这片广阔地区的影响力。
在与中国的长期战略竞争中,美国与盟国和伙伴国的合作效率对美国能否取得成功至关重要。为了促进更紧密合作,美国需要了解盟国和伙伴国如何看待自己和中国以及它们如何应对中美竞争。
美国政策制定者和专家关注有关中美之间长期战略竞争的两个核心问题:如何评估美国相对于中国的表现,以及哪个国家在印太地区拥有更大影响力?兰德空军项目研究员针对这两个问题,首先定义了大国竞争背景下影响力的含义,并创建了衡量美国对中国影响力的框架。结果清晰地展现了美国和中国在印太地区第三国的优势和劣势。
显示 274 条中的 141 到 16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