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快速发展,大数据、算法模型、AI芯片等软硬件信息技术成为传统行业向数智化转型的重要支撑,推动城市交通、金融、教育、制造等领域数字化转型。
5G技术、人工智能等仍是2021世界移动通信大会聚焦的主题,其中5G技术的应用已延伸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对就业的预期影响的证据,讨论了人工智能创造体面工作的潜力,并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多大程度上为工作条件提供机会和带来风险。该分析报告审视了欧盟和成员国层面的当前政策,并在欧盟层面针对一些行动领域提出了相关建议。
对于许多国家来说,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战略重点,而美国和中国正在争夺主导地位。美中两国对人工智能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法。前者将发展留给了硅谷,专注于商业应用。另一方面,中国政府进行了巨额技术投资,并加快了应用程序的推出。随着新法规的提出,欧盟正在引入“第三条道路”——美国自由主义方式的替代途径。
6月18日,以“AI新势能,智创新未来”为主题的GCVC全球人工智能视觉产业与技术大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聚焦探讨AI新势能下的机遇与挑战
5月28日,成都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在成都高新区揭牌。不到半月,成都人工智能发展再次传来好消息。
2021年6月6日下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多语种智能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21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首届多语种智能信息处理专题论坛在杭州举行。
6月4日下午,百度智能云(山东)人工智能基础数据产业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济南龙奥大厦举行。本次签约,代表百度山东数据标注基地正式落地明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欧盟委员会2021年4月21日提议建立一个监管框架来监控人工智能,这是科技监管的一个分水岭,标志着美国和欧洲就各自监管方式展开对话的好时机。欧洲和美国应该就人工智能底线、民主和监管原则基本框架达成一致,这些原则可以与亚太地区贸易伙伴一起推广。
马来西亚卫生部近期开发了名为“动态参与热点识别系统”的预警系统,助力疫情防控。系统借助人群密度、空间限制及空气流通度等数据信息进行推算,预测哪些场所可能成为感染“热点”,并向民众发布提醒,从而协助政府更精确地遏制疫情。
5月20日,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开幕,科大讯飞以“战略合作伙伴”身份再次参与大会。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受邀出席开幕式暨高峰论坛并作《不断深入的AI赋能——从社会服务到企业数字化转型》主题演讲,提出用人工智能关爱老年群体,解决社会刚需,助力天津建设更有“温度”的城市。
赋能新发展、智构新格局。从“刷脸”乘车到车路协同的无人驾驶,从智能家居到万物互联的智慧城市,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驱动下,人工智能科技近年来不断跃升,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事件呈现增多、增强、时空分布更加复杂多变等趋势。天气无常,也加大了天气预报工作的难度。利用人工智能,可显著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人工智能中被嵌入偏见令人关注。但是,偏见通常不仅被嵌入到算法的设计中。它们也是社会偏见的源头。无论要达到的目标有多么客观,仅采用人工智能解决方案都会产生深远影响。该决定本质上是主观的,因此要承担一些政治责任,这不仅仅是对人工智能的使用进行规范。
“刷脸”乘机、无人驾驶汽车主动识别并避让行人、辅助医生诊断疾病……中央网信办日前公示的人工智能企业典型应用案例引发关注。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驱动下,人工智能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真正进入落地实践阶段,正在加速改变人们生产生活。
从表面上看,大流行病应该促使银行加强对人工智能的应用。数字化加速产生了新的数据处理需求,而超低利率和疲软的收入要求节省成本。但是这场危机至少在2个方面削弱了人工智能的商业前景。
中国自上而下的政策实施、对开发工作的直接支持,以及中央政府的密切参与,可以为中国发展自动驾驶汽车提供优势。在成为“人工智能领导者”这一国家利益推动下而出台的连贯的监管框架可能会在中国培育出更有利于创新的监管环境。相比之下,美国监管分裂可能会减缓部署行动,给国家带来风险。
据记者了解,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将于5月20日至23日在天津举行。本届世界智能大会以“智能新时代:赋能新发展、智构新格局”为主题,形成“会展赛+智能体验”“四位一体”国际化平台。
人工智能的研发方兴未艾。随着其应用领域的不断延伸,其他学科也在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新材料便是其中之一。
显示 1036 条中的 601 到 6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