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气象部门拟在厦门、漳州、泉州近海航标上规划建设13套灯塔自动气象站(目前已建设2套),助力“海丝”核心区港口高质量发展。
第二届“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将于9月8日在厦门举行。该论坛是2020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的平行论坛,以“丝路海运:高质量发展之路”为主题。
8月31日上午,厦门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大会在当地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电子信息产业企业家代表和嘉宾齐聚一堂,携手推动厦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会上签约项目78个,总金额超过800亿元。
记者在8月31日举行的厦门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大会上了解到,2019年,电子信息产业在厦门市的产业规模接近5000亿元,已成为厦门市第一支柱产业。其中平板显示成当地首个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
8月28日,“行走自贸区”网络主题活动福建站正式启动。活动首站来到了厦门自贸片区,来自中央、省市等主要媒体的代表团一行参观了五周年展厅、大数据服务中心、厦门国际航运科创中心,深切感受自贸区五年来的变化。
近日,伴随着一声长长的鸣笛,一列满载着48个40尺集装箱防疫物资、服装、灯具等百货商品的中欧班列从厦门海沧自贸园区开出,直达阿拉山口,离境后途经波兰开往目的地德国汉堡。这是中欧(厦门)班列开行的第762趟国际班列,中欧(厦门)班列开行已满五周年。
2020厦门国际贸易洽谈会暨丝路投资大会将于9月8日-11日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厦门市副市长林建说,厦洽会将着力提高办会实效,围绕“双向投资促进”主题,精心策划各项展会论坛活动,努力办成新一轮高水平经贸合作的平台。
第十届海峡两岸中学生闽南文化夏令营4日在厦门开营。来自海峡两岸的师生共106人参加了开营式。
日前,天津港集团“四千行动”首站服务推介会在福建厦门举行。天津港集团正式加盟“丝路海运”联盟,并联合厦门港推出“两港一航”服务标准,进一步贯通南北、促内需、稳外贸,服务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推动我国南北产业链与供应链联动,助力“六稳”“六保”。
记者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获悉,28日,由中铁二十二局集团三公司负责施工的国内最长过海地下管廊——厦门翔安新机场片区地下综合管廊全部贯通。
厦门海关20日发布统计数据,今年1至4月,国产汽车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达7.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26%。
一列编组50车的X8098次列车,近日从厦门自贸片区海沧园区铁路场站开出。这是今年来厦门开出的第100列中欧班列。
厦门市近日出台11条措施,促进旅游会展住宿餐饮业尽快恢复。其中包括,市民和游客于2020年6月30日前,在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可免费乘坐地铁、BRT、公交车。
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厦门市设立“中小微企业融资增信基金”,助力中小微企业信用融资。厦门市财政局和市金融局近日已启动增信基金试点工作,由市、各区(管委会)、合作银行共同设立16亿元增信基金,通过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增信服务,适当降低银行贷款审核门槛,帮助企业获得更高额度信用贷款。
装载着50组40英尺集装箱的X8098次中欧班列,12日9时从厦门市海沧站启程,将于15天后抵达德国汉堡。这趟中欧班列装载的日用品、服装服饰、机械设备、电子产品、化工品等货物,价值400万美元。
近日,15万吨级集装箱巨轮“地中海的里雅斯特”号在厦门港装卸约2600个标准箱后顺利离港,前往新加坡、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等国家。作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重要的枢纽城市,厦门与相关国家的贸易正在复苏。
日前,厦门市出台十条措施帮助台企安全有序复工复产,以实际行动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
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海沧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据海沧区委台港澳办介绍,全区51家规模以上台资企业中有50家已复工,复工率达98%,最后1家将于本月24日复工。
厦门台商协会会长吴家莹1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大陆政府及有关部门出台政策的助力下,厦门有六成以上台资企业已复工复产。
自2月10日复工以来,中欧(厦门)班列已发出两个班次的出口班列。厦门海关17日透露,其中的第二趟出口班列从厦门海沧铁路货站出发,现正运载50个40尺集装箱开往俄罗斯。
显示 200 条中的 81 到 10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