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疏远俄罗斯和中国孤立自己,美国不如平等地与之交往——当务之急是澄清与缓冲区和边境相关的敏感问题。美国的霸权已经结束,但稳定的全球战略均势依然是可以实现的。下一步就看拜登了。
在即将到来的立法期间,德国联邦政府和联邦议院将需要重新界定该国在世界政治中的责任范围。如果不考虑新的国际格局和所需的变化,就无法正确评估德国外交政策的行动潜力。国际权力的转移、西方立场影响力的丧失、威权主义的增强、多边机构的削弱、气候变化等全球问题越发紧迫——所有这些挑战都要求德国重新调整外交政策。
过去在国际政治问题中经常寻求将外交政策中的安全和经济目标分开,但这在现在已站不住脚。所有大国都越来越多地利用国际经济——“地缘经济”——工具来实现各种外交政策目标,反之亦然。世界已向更加以权力为基础的秩序转变。国际经济手段和协议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实现各种外交政策目标。
2021年10月4日,岸田文雄被推选为日本新首相。这位新首相必须带领日本应对国内外的一系列挑战,其中许多挑战与外交政策有关。本文评估了日本近期的外交政策轨迹,并分析了岸田文雄可能采取的外交措施,以及这些对东南亚的影响。
希腊的外交政策文化是合作和联盟,而不是竞争。希腊与法国在安全和国防方面建立了战略联盟,面对土耳其的威胁,又增加了一个外部安全提供者。英国是希腊的传统盟友,在北约和东地中海地区发挥着重要作用。希腊与美国结成战略联盟,重点是国防和安全问题。
“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的美国外交政策,看上去就像一头被困在当代历史车灯下的动物一样迷失方向,飞速奔驰的历史车轮不会为任何人或任何事情慢下来。
上任8个月以来,拜登外交的真正价值正在遭受国际社会的考问。如果拜登仍然自视有能力领导自由世界,首先应当从根本上重新评估自己的外交政策重心。
德国可能是官方发展援助最慷慨的提供者之一,但其国际合作和更广泛的外交政策架构正在削弱其努力。下一届德国政府将需要一个清晰的愿景和政治资本来重组德国国际合作,真正推动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发展。
本文研究了缅甸军政府与以“民族团结政府”(NUG) 为代表的反对力量通过外交政策维护民众和/或政治合法性的举措。本文首先评估缅甸过去的外交政策举措的合法性,随后评估了2020年后选举情景中缅甸文职政府的新选择。最后,本文分析了2021年2月军事政变后缅甸的不确定性。
2021年4月16日日本首相菅义伟的访问和5月21日韩国总统文在寅的到访,标志着美国政策开启了中国中心主义时代。这些会面可视作是一场全球大戏的开幕演出,而这场大戏绝不会在短期内就草草收场。
一国的外交政策战略由六个部分组成:需求评估、国际环境、利益和目标、分析资源和制定行动方案。作者针对乌克兰精英可以制定的一系列外交政策目标,提出了相关建议。
拜登政府的外交政策源于国内外民主危机感。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在政治和经济上两极分化,拜登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国内的民主。与此同时,中国继续对现有的自由国际秩序构成挑战。在此背景下,拜登政府采取了多边方式。
随着拜登上台,美波双边关系的未来可能会受到质疑。2021年上半年,双边对话的强度和质量骤降,这只能部分解释为美国政府换届的结果。此外,虽然围绕“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的争议产生了负面影响,但作者认为,在美国拜登政府的领导下,美波双边关系整体将继续保持积极。
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了振兴法德关系并在巴黎和柏林之间建立“新伙伴关系”的目标。然而,在外交和安全政策以及他的欧洲政策的某些领域,这一愿望难以实现。主要原因是对于国际关系的结构性变化,法德双方反应不同。
意大利将在欧盟复苏基金的使用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该基金的成败可能会影响未来数年欧洲一体化进程。在意大利马里奥·德拉吉总理领导下,意大利致力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同时促进意大利和欧洲利益。德拉吉政府正在将意大利外交政策重点转向欧盟、跨大西洋关系和更广泛的多边主义。这标志着与前两届政府截然不同的做法。
从长远来看,中国的行为会对制裁产生腐蚀作用——大型目标通过寻求减少对美国金融和技术的依赖而做出的反应越多,美国的全球经济杠杆作用就越弱,而制裁的影响力就越弱。
西方与中国打交道奉行双重标准:美国谈论价值观,但它是为了地缘政治影响力。欧洲人也谈论价值观,但他们是为了经济利益。制裁没有帮助任何人,尤其对新疆和香港的人民没有帮助。西方不应该像过去那样在言辞上大肆攻击、在军事上装腔作势,而应该寻求与北京对话。
新兴大国挑战老牌大国的历史是一部发人深省的历史。无论双方采取什么策略,无论事态如何发展,美中之间的结构性紧张关系都将加剧,竞争也将加剧。 这不可避免。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危机和冲突也不可避免。
美国新任总统拜登的对外政策与两位前任特朗普、奥巴马都有所不同,他秉持一套复杂的理念来构建外交联盟。美国一些专家说,拜登在处理对华关系方面尤其注重联盟的作用,预计他会针对不同的涉华议题构建不同的联盟。
本文阐述了英国未来可能的外交政策。作者认为,如果英国能够充当解决全球挑战的中间人,就有机会保持国际影响力。报告列出了英国的6个国际目标,它们是:保护自由民主;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增强全球卫生抵御能力;倡导全球税收透明度和促进公平的经济增长;捍卫网络空间。
显示 124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