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布拉特是一名自动化工程师。当他向记者讲述自己在海宁的生活感悟时,满脸的轻松和愉悦。他说:“海宁是一个享受生活的好地方,我喜欢住在这里。”
身在异国他乡的外国人,语言常常会成为最大障碍,不少外国人为了更好地在海宁生活,都会积极主动地学习中文,今天的外国人在海宁专栏,大潮君为大家介绍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小伙子李沅钊,因为会说四种语言,他在海宁过得幸福而充实。
在别人眼中,Stefan是一个工作狂,但却带着瑞典人与生俱来的内敛温和。2005年他来到中国开了一家小公司,十几年间,他的公司和浙江经济一起成长,需要更广阔的的发展空间,2016年,Stefan把他的智能家居公司搬到海宁高新区,从此跟海宁结下不解之缘。
一年前,来自意大利威尼斯的Francesca漂洋过海,跨越1万多公里来到中国,选择在海宁当老师。短短一年时间,她已经深深爱上了海宁这座小城。
这位外国人3个多月前刚到海宁,是一名有着15年经验的儿童杂志社编辑,还担任过10年大学英语讲师和9年企业内训师,他去过很多国家、到过很多城市,却忍不住向海宁表白:你是我的完美之城。
他说,海宁是一个能努力奋斗的地方,也是一个能慢下来好好生活的小镇~
德国的工匠精神享誉全球,而德国人的理性从来不缺思辨和创新,他们热爱一切新鲜事物和广阔的世界。在海宁贝纶丝线,也有一位严谨的德国IT工程师。这位德国小伙儿已经在海宁生活了6年,还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字:李拓本。
花甲之年,独自一人从异国他乡来到海宁,不拿一分报酬,不计个人得失,只为做出好的产品,认真快乐地生活。一起来认识这位日籍老人——丹藏淳治。
外国人聚海宁
来海宁工作快两年的谢尔盖已经爱上了这座城市。他总说这里的气候太舒适了,我厌倦了家乡的寒冷,来这里是来取暖的,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
2006年,刚退休的日本专家丹藏淳治乘上了一架向西南的客机,远赴中国东部一个不知名的小城——海宁,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2018年10月对孟加拉国小伙夏杰德来说,是一个改变人生轨迹的月份。
“我想在海宁做别人没做过的事:创新、创造、成就自我。”Simon Tobias Hebborn(中文名:西蒙)说。如果光看外表,没人会想到这是一位和机器打交道的工程师。留着长卷发的他一捆头发乖巧地梳在脑后,外形俊秀,看起来更像位艺术家。然而,这位31岁的德国老外是浙江海宁辛帝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外籍工程师。
每当江潮来临,数米高的潮水涌入喇叭形的湾口,惊涛拍岸。潮起时,追潮斗潮,古来有之。或许是受妻子唐宁轶的影响,德国人奥利弗(Oliver Bittner)的骨子里也有这种“逐潮”精神。
3月6日下午1点,意大利人Francesca Barco在海宁火车站翘首以待,她的本国朋友Tommaso赶到海宁来见她。这是两人自2018年在意大利分别后,第一次在中国重聚首。
3月30日下午,电视剧《西游记》孙悟空扮演者六小龄童在海宁举办了一场新书读者见面会。见面会上,在众多的“猴迷”中,有一位特别显眼,高高的个子、白皙的皮肤,他叫Zdenek Balas,中文名为白治平,来自瑞士,目前是浙大海宁国际校区的一名留学生。
4月16日下午2点,外教理查德(Richard Jan van der Ven)准时走进宏达学校初二(10)班的教室,开始了下午的教学。“同学们!”理查德拍了拍手,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今天,我们聊一聊旅行。”
金发碧眼的帅哥美女,男士穿着燕尾服,女士穿着鱼尾裙……别以为这是哪个明星秀场在走红地毯,这其实是浙大海宁国际校区举办的spring ball。
这段日子,海宁持续阴雨天,烟雨蒙蒙,略带寒意。而在位于市区北临海州路、西靠海昌路的海宁国际轮滑运动中心却是另一番热闹景象——除了海宁轮滑队外,还有来自韩国和印尼的轮滑队在馆内训练。
显示 21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