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欧班列开行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截至8月底,累计开行10030列,发送集装箱96.4万标箱。
中越首次合作开行越南至欧洲班列。
记者1日从合肥国际陆港获悉,北京时间6月30日下午,一列满载104TEU的货运列车从中亚乌兹别克斯坦的丘库尔赛铁路场站鸣笛发出,经霍尔果斯口岸入境,跨越万里奔赴合肥北站物流基地,标志着合肥中欧班列今年上半年开行量达251列,24小时内实现“四连发”。
记者6日从合肥国际陆港获悉,今年一季度,合肥中欧班列坚持满轴、满载、满负荷运行,春节不打烊、假期不停发,切实保障计划兑现率,共计开行108列,同比增长33.3%。
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数据,今年前两个月,中欧班列开行2213列,同比增长96%,货运量达到20.9万标箱,同比增长106%。自2020年5月份以来,连续10个月保持单月开行千列以上的纪录。
记者从铁路部门获悉,今年前两月,长三角中欧班列(含中亚方向)开行火爆,累计开行523列、发运5.07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27%、125%,防疫物资、汽车零部件、日用百货等多品类“中国制造”通过班列源源不断地运往欧亚沿线国家,为保障国际供应链产业链稳定、促进中欧抗疫合作、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支撑。
2月18日,满载着50车“广东造”家用电器、纺织服饰、数码产品等优质轻工产品的中欧班列从广州大朗站开出,一路北上,驶往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沃尔西诺站,预计15天后抵达。
1月21日10时19分,首班武夷山“国际货运班列”在武夷山陆地港鸣笛发车。
8日下午,满载43个集装箱、700余吨货物的首列“安西欧”中欧班列从陕西省安康市顺利首发。
记者从西安国际港务区了解到,今年前11个月,中欧班列“长安号”共开行3441列,是去年同期的1.8倍,运送货物总重约264万吨,是去年同期的1.8倍,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等综合指标稳居全国前列。
9月25日10时30分,悠扬的汽笛声响彻贵阳改貌车站,首列“贵西欧”(贵阳—西安—塔什干/明斯克)国际货运班列发车。这是今年西安港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的又一务实举措,标志着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再添新动能。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日前对外公布:上半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大幅增长,累计开行5122列,同比增长36%;6月份开行1169列,再创历史新高。国铁集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 “六稳”“六保”部署要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了中欧班列战略通道作用。
4月28日晚,第3000列中欧班列(郑州)从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车务段圃田车站出发。
首班“齐鲁号”欧亚班列上合快线27日从位于青岛胶州的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出发,将于8天后到达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
4月10日,济南-德国汉堡班列首发仪式举行。这是今年济南开通的第一条欧亚班列线路,也是首条通往德国的线路,填补了济南到西欧各国铁路运输的空白,将与之前开通的匈牙利等线路构建起贯通欧亚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连通四川、重庆、贵州城市群的跨省环线高铁10日开行,成都、重庆、贵阳三城环绕全程1290公里只需8个小时。成渝贵高铁环形圈正式形成,将为西部经济增长再添强劲动力。
记者3月10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今年1至2月,中欧班列开行1132列,同比增长6%,对有效应对疫情、稳定进出口贸易、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27日7时30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首条预约成行的北京定制公交线路——23401次公交车从北京市天通北苑三区南门站准时发出,它将用约90分钟抵达20多公里外的后厂村站,完成首批24位乘客的“定制”之旅。
载着41组40英尺集装箱的X8059次中欧班列,从辽宁沈阳东站启程奔赴俄罗斯城市罗斯托夫。该趟中欧班列运载包括机械设备、电子产品、汽车配件等多种货物,总重509.7吨。这标志着辽宁省中欧班列已恢复常态化开行。
记者从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为帮助广西籍务工人员顺利返乡,今年春节前,铁路部门联合政府机构和爱心企业,将在广西与广东、北京间开行11趟免费返乡爱心专列。桂粤间首趟爱心专列14日已由广州抵达百色,600名务工人员享受便利出行服务。
显示 41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