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就任美国总统后,拜登发誓要把美国带回国际舞台的中心。一年过去了,很难说他成功了。到目前为止,拜登的外交政策好坏参半。本文从治理障碍、印太进展、跨大西洋关系、伊朗问题、阿富汗悲剧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拜登上任第一年外交政策的不佳表现。
在评估拜登政府上任第一年对亚洲和印太地区采取的总体方针时,缺乏可靠的经济和贸易议程可能是拜登第一年亚洲政策的主要缺陷。毕竟,经济领域才是亚洲真正的战场。
在老一辈中国问题专家相继离世却没有明确继任者的情况下,拜登获取关于中国的专业知识变得更加困难。
本文分析了拜登上台一年来,在东南亚地区取得的成就和一些不足之处。作者认为,美国要想更好地优化与中国的竞争,首先要制定明确的印太战略——包括经济和贸易——并安排人员到位执行。此外,美国还需要更敏感地了解东南亚国家在与更强大的北部邻国打交道时所处的微妙且有时不稳定的地位。
在美国政府最近采取了招致欧盟批评的行动后,总统乔·拜登对美国与欧洲关系的破坏可能已经超过了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
对于美中经贸关系,拜登政府应该怎么做?4日,美国贸易代表戴琪终于拿出了人们期待已久的对华经贸战略,据说这是几个月来政府内部商议的结果。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很难想象美国官员在这段时间里谈了什么。它与其说是一种政策或者战略,不如说是一种摊手耸肩的姿态——他们并不知道该拿中国怎么办,会在弄清楚后再告诉你。
拜登通过继续实行所有“惩罚性”进口关税来维持特朗普对北京发起的灾难性的关税战。由此通过抬高消费价格向每个美国家庭每年征收620美元的隐性税赋。而对华贸易逆差今年继续扩大。如果这是一项“值得赞赏的”对华政策,那么失败的政策又是什么呢?
早在今年4月,耶鲁大学的斯蒂芬·罗奇就对美国总统拜登的对华政策、尤其是贸易政策发出质疑:“在实际上试图推翻他所继承的特朗普所有的政策之际,他为什么偏偏认为特朗普的中国政策是值得维持的?”
“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的美国外交政策,看上去就像一头被困在当代历史车灯下的动物一样迷失方向,飞速奔驰的历史车轮不会为任何人或任何事情慢下来。
上任8个月以来,拜登外交的真正价值正在遭受国际社会的考问。如果拜登仍然自视有能力领导自由世界,首先应当从根本上重新评估自己的外交政策重心。
阿富汗民众紧紧扒在美军飞机外试图逃离但最终坠亡的画面,让人想到了1975年美国屈辱的“西贡时刻”,也让拜登声称的“美国回来了”饱受嘲讽。
美国总统乔·拜登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于2021年6月16日在日内瓦举行首次美俄峰会,两国总统发表《美俄总统关于战略稳定的联合声明》。本文从战略竞争中处理美俄关系的角度,对这份联合声明进行分析。
美国总统拜登在入主白宫的前6个月里已用行动表明了改变中东优先事项的计划,采取一系列措施显示出减少军事存在的愿望。也许是因为对于美国而言,该地区与过去几十年相比已不再是其利益的关键领域。
在美国,制裁政策的修订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拜登政府努力使制裁工具更有效地实现他的政治目标,同时降低政治和经济成本。与盟友协调限制措施也被视为一项重要任务。拜登谨慎但坚定地放弃了特朗普任期内出现的制裁范式。
“拜登主义”与特朗普的政策——而不是与奥巴马政府的政策——有更多的共同之处。在特朗普任内出现的新民粹主义现在正在拜登任内全面形成,标志着打破从克林顿到奥巴马的每位总统都遵循的新自由主义信条。
与特朗普时期不同的是,拜登政府官员没有直接诋毁中国共产党,反而寻求与中国官员沟通。然而,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拜登政府对抗中国或与中国竞争的政治意愿减弱。
美中关系已经处于几十年来的最糟糕时刻,拜登政府的对抗性方式很可能使事情变得更糟,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损害美国的其他利益。新生的拜登学说比大多数分析人士———或政府———所认为的更加危险。
拜登政府对制裁政策的修改不能称之为革命性的。机制设置不会有重大改变。它是财政部、商务部、司法部和国务院等部门职能的一种结合,已年复一年地积累起自身的跨部门协调经验。改变的多半将是与正文没有关系的政治性引言。
欧洲观察家在评论美国总统拜登对北约的承诺和他的“重建更好世界”计划时说,拜登政府与世界新崛起势力之间的竞争似乎注定要失败,因为所谓的“单极时代”再也不可能重现。
拜登正将特朗普式的夸夸其谈转化为一种让美国与中国对抗的主义。然而,拜登主义包含很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尤其是它不太可能奏效。
显示 314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