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肥东县注重多方位创新模式、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基本实现了民政民生工程的广泛宣传、高效实施、精准落实、阳光监督等“互联网+”智慧服务全覆盖,有力地提升民政民生保障绩效水平。
春节假期刚过,合肥高新区各重点民生工程陆续复工、加快建设。就地过年的工人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一年的城市建设中,到处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商务局以申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激励项目为起点,深推电商高质量发展,为农村电商民生工程起好步、开好局。
近年来,宿州市埇桥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关系民生、服务群众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紧紧围绕扶贫工作、“三农”工作、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及其他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办好百姓身边事,使埇桥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2015年以来,安徽省明光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工作部署,实施“电子商务进村工程”,加强电商人员培训,充分发挥电商精准扶贫在产业扶贫中的作用,促进乡村振兴。
为进一步规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促进低保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合肥市蜀山区以“四强化”为抓手,推进全区农村低保民生工程工作。
漂亮的外立面、全新的绿化、整洁的沥青路……进入新的一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西园街道名君家园小区面貌焕然一新,为居民津津乐道。
肥东县着力聚焦扶贫工作、“三农”工作、创业就业、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其他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倾力实施28项省定民生工程。
新年伊始,多地陆续晒出2020年民生领域成绩单,“圆满收官”“超额完成”成为高频词。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惠民生补短板还将持续加码。《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从中央部委到地方,正在密集谋划实施新一批重大民生工程。
“十三五”以来,安徽省泗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就业为目的,围绕“就业第一、人才优先”工作主线,不断攻坚克难、创新突破,技能培训提升民生工程取得显著成效,书写了一张有温度的完美民生答卷。
大力推进安居行动,提升群众居住品质;文化惠民不断升级,增添体育“软实力”;打造平安蜀山,让群众拥有稳稳的幸福……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始终关注和重视民生,始终确保民生投入比例只增不减,始终确保民生实事优先兑现,始终确保民生工程优先开工,着力增强民生福祉,携手迈进小康社会。
为了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安徽省凤阳县认真落实各项民生工程,把政府的关心关爱实实在在的送到困难群众的心坎上。
为进一步实现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与脱贫攻坚有效联动,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在助力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安徽省无为市司法局三力齐发,为决战脱贫攻坚贡献法律援助智慧和力量。
2020年,固镇县投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专项资金10326.85万元;每学期开学初将免费教科书及时发放到学生手中,惠及全县83855名中小学生。
如今,动画表情包现已成为广大群众聊天“必备”内容。滨湖世纪社区以合肥市民生吉祥物为原型,结合安徽省民生工程项目内容,创作推出24个民生工程表情包。
固镇县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大民生投入,补齐补强民生短板,全力抓好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交通出行等民生工作。
“十三五”期间,安徽淮北相山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改革决心,增强发展信心,着力解民忧、济民困、帮民需。
2020年,肥东县精心组织、科学调度、扎实推进,各项民生工程进展顺利,截至10月底,基本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2020年11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安徽宿州市被中央文明委授予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实现“首创首成”目标。
近几年来,安徽宿州市埇桥区按照群众参与、群众满意的思路,坚持“始于颜值、精于细节”的导向,坚持“内外兼修”,改造“里子”、扮靓“面子”,实现城市华丽“蝶变”,全面改善城区居民居住环境,提升城市面貌和品位,给群众带来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显示 124 条中的 61 到 8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