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制定者必须确保农业贷款机构采取适当保障措施,以适应气候变化带来日益增加的风险。如果农业金融部门在发生气候引发的农业危机时得不到充分保护,农业银行将受到严重打击,影响农村社区长期信贷供应。为此,监管机构应确保农业金融机构正确分析和披露风险,并相应调整资本储备。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克雷格·艾伦日前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接受新华社记者视频专访时表示,美中两国有潜力在应对气候变化、新冠疫情等双方共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方面加强合作。
2021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疫苗和药物将帮助摆脱大流行病。前所未有的救助和复苏计划有助于减轻新冠肺炎危机及相关封锁措施带来的痛苦影响。异常艰难的2020年过后,曙光初现。关于全球变暖,也存在一线希望。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13日说,亚投行将不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融资比重,到2025年气候融资占比达到50%。
世界各国、州和地方政府、行业、投资者、保险公司和民间团体都需要更多地获取气候数据和分析,为重大决策提供信息。好消息是,已经收集到的信息足以让人们有信心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本文的主要目标是确定和建议美国联邦政府在收集和管理气候数据方面采取怎样的行动,以便为下一届政府提供指引。
作为一种有助于美国州政府实现气候、废物管理和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策略,可再生天然气正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为政策制定者评估可再生天然气资源的潜力、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影响,以及州一级部署和政策选项提供全面的指导意见。
本报告以图表形式说明了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典、波兰、捷克共和国、英国和美国对气候变化的存在、成因和影响的态度。它还考察了公众对欧盟和各国政府可以用来减少人为排放造成的损害的一系列政策的态度。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15日表示,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
法国总统马克龙14日宣布,拟就是否把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环境写入宪法举行全民公投。
法国总统马克龙12日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发言,呼吁各国立即行动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随着各经济体在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后寻求重建,人们有机会加快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形成更可持续的经济模式。本文指出,来自采掘业的收入可以为这一努力提供关键资源。
“在人类和自然面临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挑战的背景下,中国采取积极行动,为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政策研究与发展主管吉多·布洛霍芬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新分析发现,中国碳排放最早可在2026年达到峰值,并有望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愿景,同时产生近1万亿美元的净经济和社会效益。要实现这一愿景,中国必须在未来5年集中精力解决4个关键问题:转向清洁的发电能源,提高工业能源效率,运输部门电气化,以及使用碳捕获方法加速从大气中去除二氧化碳的过程。
为提升应对气候变化力度,英国政府日前宣布了该国减排温室气体的新目标:与英国199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相比,计划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降低68%。
目前,社区和它们当地的政府在国家规划和融资决策过程中被边缘化,导致适应气候变化的一些投资不协调、未发挥作用。随着各国越来越多地应对气候和新冠肺炎危机造成的影响,有限的国际和国内财政资源必须得到更公平、更有效的利用,应让社区参与决策,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为了迎合美国应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的呼声,促进美国的经济和国家安全利益,拜登—哈里斯政府需要做的远不止是重新加入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美国还应扩大有关气候和清洁能源的国际援助计划。
气候变化既是非洲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也是拜登政府最有可能采取与特朗普不同政策的一个领域。通过在这个问题上的领导作用,美国当选总统拜登有机会为数百万非洲人做出改变,同时为采取紧急行动树立全球榜样。
9月22日,中国对世界作出承诺,力争于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毫无疑问,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具雄心的气候承诺。这项承诺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意义不容小觑。尽管存在挑战,但人们有充分理由相信,中国能够兑现承诺。
拜登团队承诺,在就职后立即回归《巴黎协定》,并让美国到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然而,在这些领域,美国正面临着与中国日益激烈的竞争。拜登如要实现其气候目标,很可能需要依赖并信任中国。
气候变化加剧了北约国家面临的安全威胁,包括自然灾害、非正常移民和地方冲突。北约国家民众也日益将其视为最大的文明挑战之一。因此,北约消除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的努力将是加强公众对北约及其政治凝聚力的支持的重要因素。
显示 728 条中的 421 到 440 条结果
上合学子共赴文化交流之旅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夏日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