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政策研究中心专家Milan Elkerbout在《2025气候政策——特朗普入主白宫八年之后》一文中表示,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为巴黎协议的未来蒙上了长久的阴影。尽管气候变化并没有占据美国总统竞选的主要部分,但总统当选人特朗普毫不掩饰他对气候科学有效性的质疑,并表露出退出全球气候协议的意图。
作者指出,正如美国那样,中国国内拥有巨大的能源市场,其国内资源以及金融和技术上的实力具备国际竞争力。中国的各种能源企业应该加大竞争力度来获取市场效率并促进创新。同时,知识产权、独立透明的监管以及法治对形成高效的能源系统也相当重要。
泛美开发银行在最新的一份报告中认为气候变化将给巴哈马带来巨大经济损失,预计到2025年,平均每年带来的损失将高达2.4-4.8亿美元。
越南农业农村发展部副部长阮春强表示,截至今年11月,越南动用了2640万美元用于自然灾害防控和气候变化影响,其中1840万美元来自国际捐助。气候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长期的严重影响,是越南农业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阮表示,越南将改变大米种植区域的种植结构以应对气候变化。
特朗普确实是气候行业的一个现实和直接的威胁,其获选或会大大减少美国支付的(以及承诺在未来支付的)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排放,以及支持气候会议和秘书处方面的资金。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曾承诺撤回美国用于支持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且声称八年可省1000亿美元。
在联合国马拉喀什气候大会期间,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受到联合国和一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官员的肯定和欢迎,认为中国设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是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履行国际义务的表现,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支持,也为各国做出了榜样。
出席联合国马拉喀什气候大会的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14日说,建立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各方应当巩固互信基础、实现优势互补、建立沟通桥梁,中国期待与相关各方携手把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朋友圈”做大做强。
英国海外发展研究所在《2016气候金融基本情况》中介绍了2016年全球气候变化融资的最新情况。英国海外发展研究所和德国伯尔基金会(The Heinrich Boll Foundation)合作编写了12份简报,系统研究了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情况。
英国海外发展研究所专家MilanBrahmbhatt等在《非洲的新气候经济:经济转型和社会与环境变化》一文中表示,非洲在21世纪的“增长奇迹”逆转了外界对该地区长期的悲观情绪。经济的快速发展激发了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英国海外发展研究所专家Emily Wilkinson等在《填补政策空白:气候导致的人口迁移和流离失所》一文中探讨了因气候导致的人口迁移和流离失所问题,这一问题目前尚处于政策空白地带。
亚洲需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驱动气候变化的排放以迎接绿色增长。根据《2016年亚洲开发展望更新》报告,亚洲在2030年可能制造出全球5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确保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粮食安全是一个艰巨的挑战,建议采用可持续的农作方法,加强对城市粮食安全和公众健康的重视,提供民生保障,并实行针对自然灾害事件的长期救济措施。
在设计人们生活中的基础设施时,工程师们总是会将气候纳入考量。近年来,工程师可以放心使用过往的气象数据来预测未来的气候了,但因气候变暖,越来越多的极端气候出现,利用过去的气象数据难以对未来气候进行准确预测,尤其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而言。为确保这种应变能力,工程师和科学家们应合作建设气候安全型基础设施项目。
如果巴基斯坦能够抓住其战略位置带来的发展机遇,其未来的经济将充满希望。用于及计划用于中巴经济走廊、中亚区域经济合作项目,以及其他区域计划的投资将推动巴基斯坦的增长步入上升通道。
印度面临的挑战数量众多,不仅在能源部门,且深植于政府结构内部。如果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问题将最终阻碍莫迪总理目标的实现。
本文主张由超国家组织,特别是发展银行,通过常规手段推动基础设施发展与区域合作,并建议“一带一路”倡议实现更高程度的多边化。鉴于各国在巴黎达成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气候变化合约,要找出实现高质量增长的新方式仍面临挑战。
气候变化的影响在东南亚已经被认识到,对于可再生能源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担忧并非未察觉,水利、太阳能和风能均对气候条件具有依赖性。随着东南亚向其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努力,确保可再生基础设施的发展与气候变化适应性思考相融合十分重要。
显示 723 条中的 701 到 7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