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26日正式发布,这是我国跨境服贸领域首张负面清单。专家指出,该清单与海南自贸港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共同构建起海南自贸港服务贸易管理的完整政策框架,将推动海南自贸港形成服务贸易发展的新优势,并进一步激发我国跨境服务贸易发展潜力。
专家指出,海南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共同构建了海南自贸港服务贸易管理的完整政策框架,将推动海南自贸港形成服务贸易发展的新优势。
海南跨境服务贸易呈现良好发展势头。除去年受疫情影响增速下降外,2018年和2019年分别增长了16.8%和20.3%,今年上半年增长了81.2%。
海南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26日正式发布,这是我国跨境服贸领域首张负面清单,体现了更高的开放度、透明度、可预见度。
记者近日从国家管网集团获悉,海南省环岛天然气管网东环线正式进入运营阶段,开始向下游用户分输供气,标志着中国首个环岛天然气管网工程在海南投运,海南省“五网”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气网”工程落地。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7月2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将采取三方面措施支持海南服务业发展。
记者23日从国家管网集团获悉,海南省环岛天然气管网东环线正式进入运营阶段,开始向下游用户分输供气,标志着我国首个环岛天然气管网工程在海南投运,海南省“五网”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气网”工程落地。
“玲龙一号”是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功能模块化小型压水堆堆型,是继“华龙一号”后的又一自主创新重大成果。
7月13日上午,中核集团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玲龙一号”(以下简称:昌江核电小堆示范项目)在海南昌江核电开工建设。
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海洋经济在海南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近年来,海南海洋旅游业、海洋油气产业、海洋航运物流业、海洋渔业等均有明显进步。
中国驻葡萄牙大使赵本堂8日出席中葡“海南自贸港政策与投资机遇线上推介会”时表示,希望中葡两国企业以海南自贸港为平台, 以“一带一路”为纽带,不断深化中葡务实合作。
记者日前从海口海关获悉:自去年7月1日离岛免税新政策实施至今年6月30日,海关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468亿元、同比增长226%,件数6072万件、同比增长211%,购物旅客628万人次、同比增长102%。
6月30日,记者从中国移动海南公司了解到,海南省第一条横跨直达香港海底光缆实现全线贯通,海南文昌-香港舂坎角海底光缆系统完成设备调试及业务开通。
“2021中国文博产业发展峰会”19日在海口举办,会上作为推动海南自贸港先行先试重点项目之一的海南国际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正式上线运营。
中经社在于海南海口举办的“打造海南自贸港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与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上发布了《海南省营商环境报告2021》海外版,以助推海南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院院长、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迟福林表示,应把建立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市场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抓手,建成连接中国市场与东盟市场的重要枢纽。
由海南省政府、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国际智库、蓝迪国际智库共同承办的高层咨询会于6月23-24日在海南中改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
海南省新闻办公室6月8日召开发布会,公布《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将加强海洋经济开放合作力度,计划到2025年以与东南亚为重点的海洋产业合作、海洋人文交流广度、深度明显提升,海洋合作网络初步建立。
海南低碳能源研究中心8日上午在南方电网海南电网公司揭牌,该中心将系统承接“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要求,全面支撑海南低碳能源研究工作。
2011年4月,我国开始在海南试点执行离岛免税政策。10年多来,免税购物额度不断提高,商品品种不断扩大,不仅为游客带来实惠,也推动海南经济转型,激发消费潜力,发展新兴产业,成为拉动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11年至今,海南免税品销售额年均增长约44%,购物人数年均增长约30%,购物件数年均增长约40%。
显示 767 条中的 321 到 34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