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上午,石家庄国际陆港内,两列满载货物的专列先后缓缓驶出,一列是南下的京津冀首趟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一列是北上的首趟“衡石欧”中欧班列。
记者8日从西安国际港务区获悉,中欧班列长安号自2013年首开以来,运营质效逐年跨越式提升。截至今年7月底,中欧班列长安号自运行以来已累计开行13632列。
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8月6日消息称,6日12时30分,1291次中欧班列满载着50个40英尺集装箱、2215吨日用百货,经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出境,开往波兰马拉舍维奇。
伴随着响亮的汽笛声,一列满载着香菇制品、干制木耳、机械配件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中豫号)6日从河南新乡经开区公铁物流园发出,前往越南首都河内。
记者日前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年1至7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8990列、发送货物86.9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3%、4%。其中7月开行1517列、发送货物14.9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1%、12%,均创历史新高。
8月3日中老铁路开通满8个月,截至目前累计发送旅客554万人次,其中中国段484万人次、老挝段70万人次,累计发送货物600万吨,其中跨境货物106万吨。货物运输已通达老挝、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柬埔寨、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今年以来,安徽自贸试验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29个,协议引资额2047.3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分别增长15.1%、71.9%。其中,3个投资额百亿元以上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安徽省商务厅副厅长刘光3日介绍说,该省实施自贸试验区特别清单,212项赋权事项已全部落地。
3日,今年经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开行的中欧(中亚)班列数量比去年提前18天达到4000大关。
四川首趟跨里海回蓉班列2日抵达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50个大柜,满载着石油沥青,从中东出发,跨越里海,翻越天山,经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入境,抵达成都双流。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2日披露,今年1至7月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8990列、发送货物86.9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3%、4%。其中7月份开行1517列、发送货物14.9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1%、12%,均创历史新高。
近日,中国首条中欧班列线路迎来新的喜讯——开行量突破1万列!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国际局势动荡、全球流通不畅的背景下,这个消息振奋人心。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纽带,中欧班列蓬勃发展,已成为畅通中欧贸易的“稳定器”和“加速阀”。
“坚持陆海统筹,强化以港兴市,推进陆海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着力打造服务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陆海通道战略枢纽。”2日,连云港市副市长张家炯在推进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
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1日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西部陆海新通道桂东铁海联运班列发送货物73.1万吨,同比增长200%,呈现迅猛增长态势。
1日,随着一声清脆的火车汽笛鸣响,首列下诺夫哥罗德-成都-胡志明国际班列顺利发车,这列满载着汽车配件的跨境国际班列从位于成都青白江的成都国际铁路港缓缓驶出,开往越南胡志明。
一列满载山西制造的中老铁路国际货运班列,30日从山西太原驶出,开往老挝万象。这标志着“太原—万象”中老铁路国际货运班列成功开行。
7月28日下午3时,满载了空调、布卷、山地自行车、婴儿推车、电烤炉等984.42吨货物的“中欧班列-上海号”从上海发车前往阿拉木图。据了解,这是“中欧班列-上海号”首次开行中亚线。
广西交通运输厅25日介绍,当地将加快推进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到2025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将突破1万列,中越跨境集装箱班列将开行600列以上,打造15至20个(条)多式联运服务品牌和精品线路。
记者24日从兰州海关获悉,搭载着4个集装箱80吨石棉的列车,日前从甘肃敦煌启运,该批货物将通过火车运往广西北部湾钦州港,再通过海运发往印度尼西亚。这是甘肃首次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采用铁海联运方式,直接出口本地石棉产品,也是“铁海联运”列车首次在敦煌开行。
首列“十西欧”国际货运班列满载汽车配件等货物,20日从西安国际港站整装发车,该班列从湖北十堰出发,经西安港集结,最终将抵达德国杜伊斯堡。
记者20日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金华货运中心获悉,当日,载有100个标箱出口货物的X8020次中欧班列从铁路金华南站鸣笛启程,奔赴荷兰芬洛,这是浙江省开行的首列至荷兰的中欧班列,也是今年金华开行的第400列中欧班列。
显示 2369 条中的 321 到 340 条结果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超28万名!“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
图说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