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8月21日,随着中欧班列(西安—汉堡)从西安国际港站开出,今年以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达10000列,较去年提前10天破万列;今年累计发送货物97.2万标箱,同比增长5%,综合重箱率达98.4%。
从《中欧班列发展报告(2021)》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9年来,中欧班列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和积极参与,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
8月13日10时18分,一列满载湖南怀化市通道县竹木制品等产品的中老铁路怀化——万象国际货运班列从怀化国际陆港鸣笛发运,一路飞驰约4天后抵达老挝万象南车站。此趟班列装载32标箱货物,其中竹木制品20吨、香囊包10吨、日用品22吨,毛重约52吨,合同价值4100余万元人民币。
针对中欧班列境外通道下一步布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货运部主任庄河18日表示,将大力支持中国城市扩大经南通道中欧班列运输规模。
近日,满载布料、棉纱等货物的“中吉乌”公铁联运国际货运班列从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缓缓驶出,以铁路运输方式运抵喀什火车站,经公路从伊尔克什坦口岸出境,最终运抵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和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
深圳海关18日发布消息称,“湾区号”中欧班列自2020年8月18日首发以来,已开通了13条线路,覆盖俄罗斯、德国、波兰、匈牙利、意大利等38个国家,为深圳及周边城市超过3000家企业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国际物流服务。
记者18日从山东港口烟台港获悉,“韩国—烟台—中亚”商品车水铁联运过境中转班列自去年开通以来,累计商品车发运量突破5000台,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跑出发展“加速度”。
首趟“京石欧”中欧班列16日从北京开行,经石家庄国际陆港集结中转后,开往俄罗斯下卡姆斯克。
8月16日,位于浙江义乌的“义新欧”中欧班列义乌平台驶出2022年第1000列班列。义乌“8.2”疫情发生以来,当地共发运66列中欧班列,其中去程37列,回程29列,环比增长59.4%。
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8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介绍,7月份,中欧班列共开行1517列、运送货物14.9万标箱,去程、回程及开行总量均创历史新高。
首趟西部陆海新通道陕桂海铁联运常态化班列14日从西安国际港站发车,开往广西北部湾港。这是广西与陕西共享新通道发展机遇,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又一务实举措,为陕西内陆提供了一条稳定、安全、高效、便捷的物流运输大通道。
15日下午,作为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由中国贸促会、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国际商会、陕西省贸促会承办的2022丝绸之路国际商协会(西安)圆桌会在西安举行。
广州港集团15日发布消息称,广西至广州港南沙港区首趟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近日开行,全程铁路运距约1000公里,从柳州工厂送达南沙港用时仅4天,同比公路运输成本降低约20%。
记者13日从新疆阿拉山口口岸获悉,截至12日,今年以来经该口岸入境中欧班列1534列,入境数量居中国通行中欧班列各口岸之首。
13日,随着一声鸣笛响起,中欧班列“江苏号”无锡—连云港—乌兹别克斯坦班列从无锡西站缓缓驶出。据悉,该班列在到达连云港(墟沟北)站集结后,将发往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两国,行程20天左右。
记者8月12日从辽宁省发展改革委获悉,上半年,中欧班列(沈阳)克服新冠疫情等不利影响,不断加快集结中心建设,持续提升货物集散能力,实现逆势上扬。
11日,满载医疗器材、机械零配件、光伏玻璃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中豫号)铁海联运专列从河南省新乡市发出,该趟铁海联运专列装载58个20英尺集装箱和21个40英尺集装箱,从新乡市发出经青岛港,直达美国、印度、泰国、瑞典、澳大利亚等国家。
一列满载着机械设备和食品等日用品的中欧班列11日上午从天津集装箱中心站缓缓驶离,最终目的地为蒙古国乌兰巴托,标志着今年以来天津口岸发运的中欧班列突破500列,运送集装箱总量超50000标箱,同比增幅均超过79%,增幅居全国前列,并创天津口岸历史新高。
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11日提供的信息显示,为满足不同企业对生鲜货物运输的需求,广西铁路部门8月10日开行首趟自带发电箱的中越跨境货物列车。
国铁集团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7月,被誉为“钢铁驼队”的中欧班列开行1517列、发送货物14.9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11%、12%,2项数据均创下历史新高。
显示 2369 条中的 301 到 320 条结果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超28万名!“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
图说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