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隆隆火车轰鸣,一列由41组集装箱组成、满载着PVC产品的列车,从中欧(中亚)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始发,将历经12天到达俄罗斯南部城市克拉斯诺达尔。与此同时,一列5月2日从德国杜伊斯堡出发的列车装满纸浆正向中国进发,抵达中欧(中亚)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并在这里解编。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方从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就明确表示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通过与沿线各国加强对接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凭借“依托疆内,辐射全国,布局欧亚”的经营战略定位,如今中欧(中亚)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已从去年5月的每周开行一列发展为每天开行一列,实现了西行班列规模化、常态化开行。随着集结中心品牌效应日益显现,新疆构建了“东联西出”的物流大通道。
开通横贯亚欧的“渝新欧”国际物流大通道、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释放开放潜能、重庆自贸试验区瞄准陆上贸易目标释放开放红利……近年来,重庆打造联通世界的“大通道、大平台”,扭转先天区位劣势,汇聚全球要素资源,融入全球产业大格局,从深居内陆腹地的开放“末梢”发展成为内陆开放高地,崛起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
中欧班列、中亚班列的开行,搭建了国际货运班列“大动脉”,让“中国制造”走出国门,也让海外产品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运力保障。
目前,40条中欧班列线经新疆、内蒙、东北三个方向出境通往中亚、俄罗斯、中东欧、西欧等地。这使国内的中欧班列建设进入新阶段,班列的升级与新规划班列的开通使“中欧班列”均在近两年取得快速发展。随着义乌至伦敦线于2017年1月开通,“中欧班列”的开行范围已覆盖欧洲10个国家的15个城市。2016年,我国共开行“中欧班列”1702列、同比增长109%,其中返程班列572列、同比增长116%。
由交通运输部等18个部门历时一年时间,共同研究制定的多式联运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关于进一步鼓励开展多式联运工作的通知》近日出台。这是首次以国家层面、多部门联合推进,针对多式联运发展进行的专项部署。明确多式联运在国家层面的战略定位,将给交通运输发展带来哪些变化?
从中国广东省惠州市出发,抵达成都,搭乘前往波兰罗兹的中欧班列,一台中国产电视机在短短两周内横跨欧亚大陆,行程近万里,亮相欧洲市场。中欧班列开通之前,这种物流和商业模式似乎不可思议,如今已成为现实。
近年来,重庆以“渝新欧”国际物流大通道为支点,发展欧洲与亚洲的铁、空、公、水多式联运,目前已初现雏形,同时也面临着交通基础设施衔接不畅的“最后一公里”和规则相互割裂的“最后一厘米”双重难题,亟待加强顶层设计,实现“硬件上的无缝衔接、软件上的规则统一”。
由于“一带一路”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沿线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千差万别,铁路技术的转移也并非一帆风顺。其中,铁路出境,首先要解决的是轨距标准不统一的难题。
11月30日11时,X9801次货物列车从乌鲁木齐西站始发,驶向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这是自今年5月中欧(中亚)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投入运营后开行的第100趟西行班列。中欧(中亚)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从今年5月每周开行一列到11月每天开行一列,实现了西行班列规模化、常态化开行,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在全国同领域属于先进水平,也使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作用日益凸显。
“一带一路”倡议中提出的“中欧班列”,承载中欧间陆上跨境物流新载体的使命,从无到有再到如今的快速品牌化发展,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早期重要收获之一。10月12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是顶层设计,全面部署了未来5年中欧班列建设发展任务,下一步的加速发展值得期待。
10月12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的《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称,将中欧班列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良好商誉度的世界知名物流品牌,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北京交通大学铁路运输管理学院教授胡思继对表示,中欧班列在未来5年的任务之一,是在解决无序竞争、提高通关便利化的基础上,成为中国和欧洲贸易的新增长点。
重庆连同辽宁、四川等7省市不久前被纳入我国第三批自贸区。这对于重庆而言可谓是“如虎添翼”,依靠自贸区的系列政策配套,重庆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Y型联接点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将进一步确立西南枢纽的地位。
自2011年3月正式开通重庆至德国杜伊斯堡的“渝新欧”班列5年来,十余条欧亚大陆货运通道陆续开通。专家认为,“渝新欧”对于重庆等内陆地区的创新意义,不局限于其通道功能,而是以此为依托,以内陆开放新思维参与国际产业调整,融入全球产业大格局。
记者发现,“渝新欧”班列正在“长高、变长”。长高即依托“渝新欧”实现亚欧之间的铁空联运,形成以重庆为圆心的亚洲“四小时航空经济圈”;变长即向南延伸,通过铁公联运实现欧洲与东盟的联接,从开放的“线段”变成开放的“网络”。专家认为,这将有效降低制约重庆产业及贸易发展的物流成本,促使其更好地融入全球贸易大格局。
乌鲁木齐铁路局局长单立军表示,下一步,该局将加快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推进班列与渝新欧、郑新欧等班列相互加挂、混合编组、并深化与哈铁、俄铁等国际协作,扩大班列开行范围,加强返程货源组织,降低物流运营成本,全面打造铁路“西出”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助力国际班列规模化、市场化、常...
连日来,河南承天接地融入“一带一路”的喜讯不断,以“建设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为重要使命的河南自贸区获批,总规模将达1000亿元的河南省首只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投资基金正式设立,中原腹地正借力“一带一路”走向开放前沿。
中欧班列步入发展“井喷期”,效率飞速提升,数量飞速增长,境外影响力持续提升。新华社记者近日跟随成都市政府新闻办组织的“蓉欧快铁行”媒体采访团走访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波兰等沿线国家,实地感受中欧班列近年来由慢到快、由少到多、由分散到集合的飞一般的变化。
从今年7月起,郑欧班列每周去三班回三班,成为“中欧班列”中唯一实现往返平衡、高密度稳定开行的班列。在其他班列货源不充足,尤其返程货源短缺的情况下,郑欧班列是怎样打破“有去无回”困局,做到往返平衡?
显示 67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