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相互征收巨额关税,将大幅削弱双边贸易。这种中断无疑将对全球供应链产生全面影响,若持续下去,大豆和锂离子蓄电池市场将直接受到冲击。
如果不用电动机取代内燃机,交通领域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几乎不可能。在提供资金、给予生态系统支持或建设人才库方面,欧洲应不遗余力。
5月15日至17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的第十七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5)将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拉开帷幕。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中钠能源(CNAE)传来佳音:其10MWh储能系统在广西露天运行超427天,经历-20℃至40℃极端温差考验,实现零安全事故记录。
盟委员会5日宣布一项行动计划,旨在推动汽车行业稳健和可持续发展,并助其释放创新能力。该计划将提供18亿欧元,专门用于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电池原材料供应链。
日本电动汽车领域的热点似乎都绕不开中国:调整电动车补贴制度、降低进口车补贴、调整海外战略、强化车载电池自主产业链、攻关二手电动汽车电池稀有金属提取技术等。记者调研中发现,“应对与中国电动汽车的竞争”是日本电动车企战略调整的主要思路。
根据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所和美国荣鼎咨询公司最近的一项研究,去年中国所有对外直接投资中有78%是绿地投资。这是指新建工厂、研究中心或销售渠道。
随着回收技术不断发展,循环供应链可能会出现。这将促成更多电池本地化生产,避开供应链的脆弱性。这还将减少电池原材料开采和提炼造成的碳排放。
为了制造更好的电池,研究人员在元素周期表上开辟一条道路。然而,在过去四十年里,锂打败所有竞争者,重量轻,反应性强,是理想的阴极元件。锂离子阴极如此有效,以至于希望制造更好、更强大电池的科学家们将注意力转向其他长期被忽视的电池成分。这些努力正开始取得成效。
中国驻摩洛哥大使李昌林表示,中国在摩洛哥的电动汽车和新能源投资出现“爆炸式增长”,摩洛哥已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新热点。
日前,巴西政府连续通过一批新的锂电池基本生产流程(PPB),旨在推动巴西国内电动大巴电池生产,加强本地生产链,并推动该战略领域的技术进步。
在法国北部上法兰西大区正在建设中的“电池谷”,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参与备受关注。
面对行业内都不得不正视的锂电池产能过剩问题,2024年又会出现怎样的新机遇?
从长远看,中国的电池技术可能会渗入欧洲供应商中,帮助建立当地的生态系统。
美国财政部即将发布关于“外国关注实体”(FEOC)构成指南,对美国电动汽车供应链发展、电动汽车部署以及美国汽车业与中国关系具有重大影响。
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国轩高科16日在位于德国哥廷根市的工厂内举办仪式,庆祝其德国工厂下线首款电池产品。
许多驾车者对电动汽车的最大期待有三点:行驶里程长、充电时间短,以及与配备类似的内燃机汽车相比价格更加低廉。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汽车制造商一直在寻找方法,尝试用更先进的“固态”电池取代大多数现代电动汽车使用的传统锂离子电池。
国内汽车安全类测试栏目TOP Safety为验证CTB技术对电动车安全性的意义,以比亚迪海豹进行了一次新能源汽车双面侧柱碰试验。
日前,湖南省轻工盐业集团控股子公司——湖南美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举行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智能生产线项目开工典礼和钠电正极产品发布会。
美国汽车制造商及其供应商正在竞相研发更便宜、储能更大且充电速度更快的新一代电池。
显示 51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