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十年里,非洲各地开设十多所鲁班工坊,象征着中国致力于与非洲大陆分享职业教育专业知识。这些学校与其他众多中非人才建设合作项目一道,为推动该地区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023年中泰合作“中文+职业技能”电子商务项目精英培训班6日在泰国清迈开班,旨在借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和技能培训经验,促进泰国职业院校学生电子商务技能的提升。
2月17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中国—智利老年护理职业培训”结业典礼在线上举行。该校智慧康养学院主动对接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国家智利,为来自智利圣托马斯大学的学员提供老年护理职业培训。
庐江县持续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大力提升职业教育品质,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为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河北省定兴县职教中心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精准对接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和布局,实施“引企入校、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的订单式培养模式,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将社会需求融入到实战教学中,为企业“量身定做”技术人才,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比利时安特卫普应用科学与艺术大学18日以视频会议方式分别与上海音乐学院和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签署项目合作备忘录与合作意向书,涉及学生海外实习、国际比赛备赛培训、康复与治疗以及国际论坛和研究等多个领域。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通过援建职业技术学校或职业培训中心、设立鲁班工坊、提供职业教育培训援助等方式,中国帮助许多非洲国家逐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激活职业教育市场,培养不少青年技术人才,助力非洲国家将人口红利转化为发展优势。
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特别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已被摆在突出位置。近年来,安徽省蚌埠市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稳步扩大,基础能力建设、办学规模、质量提升等方面进步显著。
世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博览会开展仪式19日在天津举行。
近日,财政部下达2022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预算52.76亿元,加上提前下达金额249.81亿元,累计下达预算302.57亿元。
多家2021年服贸会教育服务领域参展机构表示,服贸会通过搭建交流平台,全方位展现了我国教育领域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创新举措,密切了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在教育领域的沟通交流,助推“一带一路”倡议走深走实。
中非合作共建职业院校、向非洲青年提供职业技能培训、邀请非洲青年来华学习进修……中非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务实合作,既为非洲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技能人才,也为中非友好合作增添新的内涵。
2月7日,泰国宋卡王子大学普吉孔子学院与泰国教育部职业教育委员会“中文+职业教育”线上签约仪式顺利举行。
2022年1月9日,皖西经济技术学校成功进入2021年第六届中国职业教育百强入选名单。
萧县多措并举扎实开展“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在这个充满变化和不确定性的时代,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给跨境人员往来造成不便的背景下,对话交流与合作愈发显得重要而宝贵。”12月21日,在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举办的“对话德国”活动上,中国驻德大使吴恳的一番话引起大家共鸣。
近年来,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构筑工匠“摇篮”,实现了劳动力素质有效提升。
德国经济研究所专业技术人员能力中心最新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德国手工业技术人员缺口约达7.7万名,缺口比例明显高于德国全行业职位缺口平均值。其中,建筑电气、卫浴、供暖、空调、汽车技术以及木材和家具制造等领域的技术人员最为缺乏。
新冠疫情对巴西教育产业和就业市场冲击很大,失业率攀升至历史新高,很多人面临再就业难题。为了应对疫情、提升年轻群体就业人口的劳动技能,巴西大力发展学以致用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体系。
职业教育是各国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推动制造服务水平提升的有效方式。打造具有本国特色、符合发展需求的职业教育体系,可为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输送源源不断的动力。
显示 85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