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不过一个多月,智能驾驶领域已经热火朝天。文远知行、小马智行、地平线、驭势科技等企业纷纷完成新一轮数亿美元融资,产业资本、老牌创投、金融国家队、外资主权基金纷纷跑进这一未来的万亿美元赛道。
记者30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到2025年,我国将建成一批国家级自动驾驶测试基地和先导应用示范工程,在部分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
本田技研工业公司(以下简称“本田”)11月11日称,它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家批量生产三级自动驾驶汽车的汽车制造商。
作为2020线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的重头戏,i-VISTA自动驾驶汽车挑战赛上,曾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引人遐想联翩,自动驾驶汽车渐行渐近。
索尼9月8日发布了致力于提高纯电动汽车(EV)试制车自动驾驶功能的方针。该公司执行董事川西泉参加了美国亚马逊旗下的云平台子公司的在线活动,在登台演讲时表示“已着眼于将来发展到在特定场所能将驾驶交给汽车的‘4级(LEVEL 4)’自动驾驶”。提出了力争通过软件更新提高水平的想法。
自动驾驶系统的发展将取决于先进地图定位技术的可用性,而美国和中国的多家公司正在争夺这一领域的领导地位。和许多事物一样,这种未来将首先出现在美国还是中国的某个城市还有待观察。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汽车业深受打击,各国车企正在采取多种措施保持现金流以期平稳度过危机,同时车企并未放松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投资。
亚马逊公司6月26日称,它将收购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初创公司祖克斯公司,以加快向自动驾驶出租车领域进军。
27日上午,上海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在网约车上开放服务。用户线上报名并通过审核后,可预约体验自动驾驶。
截至目前,沧州市城市测试路网总里程达到229公里。此次开放的测试道路类型丰富,涵盖了主城区道路、快速路、国道等,可满足智能网联汽车多重的路网测试需求。
在中美高科技竞争日趋激化的背景下,令人意外的是在自动驾驶领域,中国企业正在美国积累实际成绩,中美企业自动驾驶竞争日趋激烈。
记者2月24日了解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个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
30日,北京市自动驾驶测试管理联席工作小组发放了首批载人载物测试通知书,标志着自动驾驶载人载物测试在北京正式启动。同时,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放了北京市首个自动驾驶车辆测试区域。至此,北京已开放自动驾驶测试道路151条,共计503.68公里。
从今年的东京车展上看到,日本各大车企正在调整战略重心,努力适应不远的CASE时代。
随着技术合作深化和应用场景扩大,全球汽车产业加速拥抱自动驾驶落地推广周期。业界人士认为,在前沿技术愈加成熟的应用支撑和各国政策推动下,大型车企抢占行业标准、商用场景应用的制高点,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竞争愈发白热化。
为期3天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31日在上海落幕,自动驾驶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应用之一,成为会上令人瞩目的焦点。众多自动驾驶领域的新成果集中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舞台”上“绽放”。
记者从30日在此间举行的第二届进口博览会汽车展区展前供需对接会上获悉,11月举行的第二届进口博览会上将首次设置约2万平方米的户外自动驾驶体验区,吸引更多全球汽车企业前来首发新品。
显示 60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