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欧双方就2020年建立中欧自贸区形成共识,就需要对现有的行动路径做出重要调整。考虑到中欧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并从全球投资协定与贸易协定相融合的趋势出发,建议尽快合并中欧BIT与FTA谈判,加快实施早期收获项目。
刚刚结束的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上,一些中国和韩国企业家表示,在中韩自贸协定签署的背景下,中韩人员交流经济往来已经进入新的时期,两国产业界应超越传统分工,创新合作模式,共同打入全球市场。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16日在布鲁塞尔表示,中欧应适应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大趋势,在2020年建立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中欧自贸区,这将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欧盟经济复苏以及全球自贸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福建、广东、天津三家自由贸易试验区前不久度过了自己的“周岁”生日,并拿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其中,在金融开放创新领域,三家均有不俗的表现。而自贸区优良的政策环境、负面清单式的管理模式,对海峡两岸金融合作的推动也立竿见影,无论是分支机构设立,还是金融创新,都可谓“风生水起”。
亚洲的未来在东亚,东亚的未来在中国,中国仍然是全球最重要的增长引擎。争夺话语权的最终目标是为国家利益服务,TPP缺少经济增长最快、潜在市场需求最大的中国显然不符合TPP成员国的利益,将中国纳入TPP或者FTAAP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工作协调推进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市金融办主任郑杨在发布会上说,“金改40条”推出以来,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取得新的进展。自贸账户业务等金融创新试点不断深入,共有42家各类金融机构接入分账核算单元。
为实现无缝对接“一带一路”,起点设在厦门海沧的“厦蓉欧”快铁班列于去年8月16日开始了它的首次旅途,满载着“厦门造”乃至“中国造”的产品直达欧洲。作为中国四大自贸试验区开出的首条直达欧洲班列,厦蓉欧快铁班列以厦门自贸试验区为突破口,形成直通欧洲的物流大通道,使“一带一路”、自贸试验区辐射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自贸试验区2.0版在中国打开了四扇全新的窗口,对外对接高水平国际贸易规则,对内深化改革,平均两三天就有一项制度创新,凝聚起强大的力量,助推投资贸易便利化。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单兵突进已不能解决问题。对标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自贸区要破解的,是系统性、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试点的成果,往往以法制的形式巩固下来,推动改革继续向前。
《2016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包括一个总篇和四个分篇,共计4万余字。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自贸试验区扩区一周年调研组广泛采访了区内企业、自贸试验区管理机构、国家主管部门等,针对自贸试验区挂牌、扩区一年来的总体发展情况、主要创新举措及亮点等方面进行系统评价,并就未来制度创新的着力点提出建议。
为把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两岸旅游合作先行示范区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核心区,近日,国家旅游局以旅函〔2015〕11号发布了《关于支持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旅游业开放意见的函》。
显示 334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