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成为全球造船业无可争议的领导者。
在“海外订单激增”后,中国成为世界造船业的首选。
新年伊始,中国造船企业斩获新订单。意大利GRIMALDI EUROMED公司从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订造5艘9000车汽车运输船。
中国首制大型邮轮H1508坞内连续搭载仪式近日在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举行,标志着中国首制大型邮轮建设转入坞内连续搭载总装阶段,驶入总体建设快车道。根据计划,该邮轮将于2023年上半年出坞,2023年年内完工交付。
英国造船与海运业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司7日发布数据显示,中国大陆6月新获得71艘造船订单,占全球船舶预订量的80%,位列第一。第二名韩国获得10艘造船订单。
中国造船业成为市场主导。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的首席航运分析师尼尔斯·拉斯穆森说:“2022年,中国造船厂所占的国际市场份额达到约47%,超过日本和韩国造船厂的市场份额总和。”
2022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47.3%、55.2%和49.0%,以修正总吨计分别占43.5%、49.8%和42.8%,各项指标国际市场份额均保持世界第一。
前段时间,总长399.99米、甲板面积相当于近4个标准足球场的24116TEU超大型集装箱船在上海长兴造船基地出坞。这是迄今为止全球装箱量最大的集装箱船,充分体现了我国的造船实力。在长兴造船基地,一艘艘巨轮有序排开、多船同造的生产场景,正是我国船舶工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
10日上午,中国船舶集团沪东中华公司建造的第四代江海联运型8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传奇和平”号,在中船长兴造船基地命名交付。这是该公司复工复产以来交付的第四艘船。
据韩国《每日经济》1月5日报道,韩产业通商资源部12月5日表示,韩国造船公司去年获得1744万CGT(金额为430亿美元)的订单,这是自2013年(1845万CGT)以来8年来的最高值
韩预计下半年汽车、炼油、造船业等销售额难以恢复到新冠肺炎疫情之前水平。
全球海运造船分析机构克拉克森透露,韩国造船公司今年一季度在全球订单量1024万CGT中承揽了532万CGT,“横扫”世界52%的订单,位居世界第一。
据造船业界2月4日透露,韩国造船海洋和三星重工、大宇造船海洋今年首次接单时间比去年大大提前,上月订单量也同比大幅增加。
随着需求复苏、订单接连出现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韩国造船厂议价能力得到加强,曾让造船业界头疼的"低价订单"也正在逐渐消散。
据英国造船、海运分析机构克拉克森1月31日透露,以本月25日为基准,新造船指数为126.55点,比去年12月125.60点上升了0.95点。新造船指数是全世界新建船舶价格的平均指数,指数上升意味着船舶价格上涨。
韩联社1月5日报道,据英国造船、海运调查分析企业克拉克森1月5日透露,以上月28日为基准,去年全世界船舶订单总量为1792万CGT。其中,中国和韩国分别获得了798万CGT和673万CGT的订单,位居世界第1、2位。
2019年11月,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CSSC)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CSIC)完成合并。据报道,这家新企业继续以中船集团为旗号,目前已经完成了设备制造、造船和化工企业的重组,并对资产进行了整合。此次合并背后有重要的推动因素,观察人士目前正等待评估其在国内和国际的影响。
尽管全球海运业受到疫情较大影响,我国船舶工业仍处于新周期回升阶段,上半年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仍居世界首位。
据韩联社4月14日报道,韩国产业研究院以韩国148家制造企业为对象,对制造业景气实查指数(BSI)展开调查。结果显示,第二季度制造业行情预测值为98,销售情况预测值为102,较上一季度调查结果均有所上涨,中止了持续1年以来持续下滑的态势。
报道认为,中国在商业航运的市场份额方面占据领先地位,部分原因是韩国造船企业的扩张变得更加困难。
显示 22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