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重庆交通部门获悉,重庆作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正加快推进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涪江双江航电枢纽、渠江航道整治等一批重大水运项目建设,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共建“一带一路”,必须齐心协力、守望相助,即使相隔万水千山,也一定能够走出一条互利共赢的康庄大道!这是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承诺。
记者23日从重庆两江新区获悉,位于两江新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内的“一带一路”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已正式复工迎客。2020年内,交易中心还将新增5个国家馆,特色商品种类也将由目前的5万个增加到5.5万个。
重庆23日召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动员大会,围绕党中央提出的七项战略任务,确定了精准抓好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七大重点任务,努力在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协同创新能力等方面下功夫、见实效。
春暖花开时节,成渝双城之间交通建设擂响新战鼓。成资渝高速公路100余公里路段,机器轰鸣,2200余名工人奋战建设一线。自2月18日复工以来,该项目就朝着年底通车的目标快节奏推进。
重庆市政府办公厅3月11日印发文件,明确加快发展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助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新的消费需求、健全城市管理体系。
重庆市多措并举,平稳有序推进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和工业项目投产达产,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率达99.8%,工业企业已基本全面复工复产。
上周末,重庆市阳光明媚,气温持续回暖,在部分公园景区内,许多市民自疫情发生以来第一次走进大自然,拥抱明媚春光。
长寿经开区是国家级工业园区,作为我国西部重要化工产业基地,共有综合化工、化学医药、化工新材料等化工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8家。化工产品是不少行业的上游原料,像康乐制药一样,这个开发区有多家企业正为下游医药企业供应原料。
连日来,重庆出台一系列举措“稳就业”,多地加紧帮扶中小企业恢复生产、多方扩大就业满足劳动者就业需求,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记者从重庆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获悉,为满足务工人员返程返岗和企业复工复产运输需求,有力支撑企业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目前重庆航空、铁路、省际班列以及市内交通等正在全面有序恢复。
记者获悉,新冠肺炎疫情给各地招商引资带来不利影响,但近期重庆多个部门、区县借助电话、微信、邮件等工具保持与客商对接沟通,在不见面、不握手的情况下促成了多次“云签约”。
记者从重庆市发改委获悉,截至2月29日,重庆市级重大在建项目累计复工548个、复工率98.4%。
记者从重庆市交通开投集团获悉,该集团一手抓防疫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截至2月28日重庆市11条在建线路102个标段已经全面复工。
记者从重庆两江新区获悉,连日来两江新区以实体产业复工复产为牵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大力推动汽车、电子、装备等重点产业的物流链、金融链、外贸链、消费链企业复工,截至26日全区已有超过1500家服务业企业复工。
在25日召开的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李丰川介绍,为针对性解决当前企业复工复产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回应企业和社会关切,在前期文件和举措的基础上,重庆市委政法委出台了《关于服务企业复工复产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为服务企业复工复产、保障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在25日召开的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黎勇介绍,重庆市出台多项举措,尽最大努力为复工复产企业提供用工保障。截至目前,重庆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员工返岗61.3万人,环比提高7.1个百分点。
日前,在重庆轨道交通四号线二期工程土建3标的一块隧道开掘工地上,一辆辆卡车向外运送渣土,10多名工人头戴安全帽,身穿黄色背心,正在工地上忙碌。“我们争取把耽误的半个多月工期赶回来。”正组织现场施工的中铁八局一公司项目负责人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期重庆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以扶助100家汽摩、电子、装备等行业的“龙头”企业为牵引,“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全面梳理产业链上下游复工复产面临的梗阻,从防疫、用工、用料、用能、物流、金融、税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帮扶。
为规范重点场所疫情防控管理,重庆市19日上线重庆健康出行一码通“渝康码”,通过大数据手段服务市民安全出行和企业复工。
显示 993 条中的 681 到 70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