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3日在杭州召开的《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2年)》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浙江将加快建设长三角新型算力中心,合力推动国家算力枢纽长三角节点建设,探索开展“东数西算”协同创新应用及服务平台建设等。
近日,2022年赛迪长三角百强县榜单发布,安徽省濉溪县排名第78位。
7月5日,第十九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暨2022长三角一体化院士论坛—无为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安徽省无为市成功举办。
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业大会23日在安徽省滁州市小岗村举行。本次活动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联合举办,旨在提升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水平,做强安徽农产品加工业,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6月23日上午,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业(小岗)大会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开幕,《小岗宣言》在会上发布。
6月23日,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联合举办的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业大会在农业“大包干”发源地安徽凤阳小岗村召开。
6月19日,记者获悉,精致露营装备展将于6月22日在浙江湖州安吉启幕。届时,多家来自长三角地区的露营装备企业、装备供应商前来参展,展出种类多样的先进、时尚、轻便、具有创意的露营装备,展示帐篷、天幕、野外炊具等露营设备的精致和美学。
随着国家一系列稳经济政策和复工复产各项措施加快落地,长三角地区多项经济指标恢复向好,经济运行复苏态势明显。
海关总署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45万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增长9.6%和9.2%,特别是长三角地区进出口较4月份环比增长了近20%,上海等地区进出口明显恢复,为全年外贸保稳提质夯实了基础。
记者6日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年前5月,长三角铁路共开行中欧班列1135列、同比增长8.8%;发运11.06万标准箱(TEU)、同比增长6.5%,班列开行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5月26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理事会以视频会形式举行第六次全体会议。
春日暖阳下,位于安徽肥西经开区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合肥药谷科技产业园,大健康产业标准化厂房正在如火如荼施工建设。这个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唯一的生物医药产业示范园区的标准化厂房,或将掀开肥西产业集群式发展新篇章。
18日,长三角重要物资应急保供中转站(浙江—上海)正式投运。首批中转站共6个(已建成4个),上海、浙江、江苏各2个。
4月17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获悉,4月1日至16日,铁路到达上海的防疫物资和生活保障物资已达2054车、64384吨。其中生活保障物资1951车、63263吨,防疫物资103车、1121吨。
2月24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与南京市人民政府合作的“中国能谷”(启动区)项目正式开工。据介绍,这个总投资额达300亿元的能源产业聚集地,是央企华能集团与南京市在“华能国际能源先行区”项目基础上,布局打造的长三角一体化千亿级能源创新产业集群。
记者9日从珲春市航务局获悉,一列满载中国长三角地区出口货物的列车8日晚间从珲春铁路口岸发出,驶往波兰马拉舍维奇。官方称,这是吉浙对口合作的新成果。
记者7日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春节7天假期(1月31日至2月6日),长三角铁路共开行中欧班列和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92列(中欧班列90列,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2列),同比增长150%,其中2月3日、2月4日各开行16列,创历年来单日开行列数新高。
28日,记者从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获悉,为加强对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的跟踪、监测和引导,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和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安徽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共同发布了《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2021》。
“‘长三角数字干线’是以数字化破题一体化,以数字化的‘乘法’,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实现‘乘数效应’和‘倍增效应’。”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阮青在16日举行的“长三角数字干线”建设启动会上如是说。
11日,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交通运输部门主要负责人视频会召开。
显示 236 条中的 61 到 8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