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发挥标准引领作用,有效促进互联互通,以标准“走出去”促进陕西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技术交流和产能合作,充分服务陕西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根据《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8-2020年)》,结合陕西省标准化工作实际,制定以下行动计划。
“一带一路”倡议,让古丝路起点陕西“重装出发”。五年来,这个内陆省份依托自身区位、人文、科教等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从昔日的对外开放“末梢”逐步向承东启西、联通欧亚的门户枢纽转变,在构筑新开放平台、密切人文交流等“五通”实践中行稳致远。
“一带一路”倡议五年来,陕西省利用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积极构建陆路、空中和网上新丝绸之路,打造立体化的开放通道,着力推进科技、教育、文化、旅游等人文交流,让“丝路”沿线再现经济、政治、文化繁荣。
日前从陕西省商务厅获悉,上半年,陕西省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5.96亿美元,居全国第10位、西部第2位;对外承包工程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完成营业额10.84亿美元,新签合同额5.93亿美元,分别占全省对外承包工程总营业额的67.9%和89%。
陕西省农业厅副厅长王韬10日表示,近年来,陕茶发展迅速,截至今年5月30日,陕西茶园面积达到260.1万亩,产值117.8亿元(人民币,下同)。茶是陕西农业五大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陕西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意在将茶产业培育成为继苹果之后又一优势产业。
19日获悉,《2017年陕西省技术市场统计年度报告》正式发布,陕西省技术供给能力不断提高,对全国科技创新辐射效应显著增强。此外,陕西科技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西安国际港务区9日透露,西安港中欧班列“长安号”推介会当地时间8日在赫尔辛基举行。近百位来自芬兰、瑞典、挪威、哈萨克斯坦的国际物流企业、国际贸易企业和加工制造企业及行业协会代表齐聚赫尔辛基,寻求合作机会。
陕西省“一带一路”建设2016年行动计划提出,将从构建交通商贸物流中心、构建国际产能合作中心、构建科技教育中心、构建旅游金融等中心、强化国家生态安全新屏障、建立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等方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掀起新一轮“走出去”浪潮,加速海外业务布局。与此同时,记者采访调研中发现,有越来越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来中国开设公司拓展业务。陕西作为“一带一路”经济带的重要枢纽,兼具自贸区优势,大量海外企业表现出在陕西扎根兴业的强烈欲望。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按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围绕加快推动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发展,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持续推进“一带一路”五大中心建设,特制订本行动计划。
5月12日,记者来到西安国际港务区探访中欧班列“长安号”。在港务区内,整齐码放的集装箱里装满了需要运输的货物,吊车正在实施吊装作业。
“中国(陕西)-马来西亚经贸合作洽谈会”是第三届丝博会马来西亚主宾国活动之一,是马来西亚主宾国活动的重头戏,将于2018年5月11日下午在西安富力希尔顿酒店举行。该活动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和马来西亚国际贸易与工业部共同主办。
5月2日从省商务厅获悉,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论坛将于5月12日在西安举行。此次论坛以“内陆型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主题,邀请境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就如何将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成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的路径和方法进行专题研讨。
4月23日到26日,香港经贸代表团来陕西省考察访问,共同探讨“一带一路”最新的发展和合作机遇。
4月25日,陕西—香港共拓“一带一路”交流会在西安举行。省政协副主席祝列克、香港贸易发展局总裁方舜文出席并致辞。
陕西广电卫星传媒集团与匈牙利ATV电视台18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联合举办大型人文专题节目《这里是中国》的首播仪式。
近日,陕西省提出实施“陕西省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将在8个方面推出47条举措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提高政府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全省营商环境和竞争力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内经济发达地区水平。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办法》已经省政府2017年第2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记者近日从陕西省住建厅获悉,陕西省2018年将精心打造35个省级重点示范镇和31个文化旅游名镇,多层次推进小城镇建设,发挥小城镇对贫困人口就业的带动作用和对县域经济的产业牵引作用。
显示 417 条中的 361 到 38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