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旨在根据气候科学,为公司和金融机构提供气候相关物理风险共识,为确定公众可获得指导意见中差距,以评估这些风险,并提出有助于更好进行风险评估,进而进行风险管理的潜在资源。
解决环境正义问题是拜登和哈里斯政府的首要任务。在美国新总统拜登就职一周后,他在白宫将1月27日定为“气候日”,并签署多项行政命令,其中一项旨在“确保环境正义和刺激经济机会”。
美洲开发银行新任行长毛里西奥·克拉弗-卡罗内提出该行需要增资,该提议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被提上日程,或许最早会在2021年3月的年会上。作者认为,增资方案必须成为探讨未来十年该组织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总体愿景和战略作用的一部分。依照股东在增资时可能批准的政策变化,该组织的战略重点可能会发生变化。
拜登政府和美国国会在制定有效的2022财年国防预算方面面临重大挑战。本文侧重于国防预算的结构和内容进行根本性改革的必要性,强制性民事支出和抗疫救助措施成本上升带来的挑战,以及编制详尽的国家安全预算的必要性。
20世纪70年代,苏联人大举投入军费,试图在军事投资上赶超美国。他们失败了: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经济破产了。中国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中国的长期博弈似乎是为了提高经济实力,以抵消美国在军事上的统治地位。
随着美国新一届国会和政府上台,联邦政策制定者必须对美国经济进行关键投资,帮助启动复苏。让数十万美国人重返工作岗位,降低贫困率,并防止削减维持当地社区的基本服务。
美国可以鼓励并支持寻求公平发展人工智能和竞争的努力。要培育支持发展有益、可靠和强大人工智能的政策,就需要美国进行国际参与,还需要在人工智能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志同道合民主国家之间合作。本文探讨美国为实现这些目标而进行国际合作所面临的挑战。
本文确定了影响湄公河次区域劳动力市场的主要长期挑战和驱动因素,并提出为该区域经济体应对未来变化而采取的关键行动。本文特别关注了缅甸和柬埔寨。
鉴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轨迹,以及为实现气候目标而需要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速度,消除二氧化碳势在必行。此外,大幅减少排放所需时间越长,负排放就会变得越重要。或许可以提供自然解决方案、依托于技术的解决方案和混合解决方案,每一种解决方案都有自己的成本和利益。
监管往往难以跟上创新步伐。新想法、新产品和新商业模式遇阻,公民受到的保护过时。随着各国政府寻求在新冠肺炎疫情后更好地重建,它们需要采取更灵活、更有助于创新的监管方法。本文为监管改革部门(如美国信息和监管事务办公室)引入更有助于创新的监管方法和抓住技术变革的机遇提供一份蓝图。
新冠肺炎病毒已蔓延到非洲大陆每个国家,但影响程度不同。在当前危机背后,隐藏着一个较普遍问题:各国政府会如何应对疫情造成的巨大且持续的经济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因部分药品价格过高而频繁曝出负面新闻的制药企业迎来了在舆论面前“赎罪”的机会。全世界都将目光投向制药企业,并从中寻找摆脱这场危机的出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中,制药企业研发、试验并开始大规模生产多种安全且有效的疫苗。
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正值世界粮食和农业系统面临一系列挑战的分水岭时刻。这些挑战对美国国内和全球都有重大影响。美国在规划前进道路方面的参与和领导作用至关重要。
拜登政府承诺,将引领美国联邦层面气候行动进入一个新时代,承诺扩大可再生能源,并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本文讨论减排、清洁增长和能源可恢复力等关键措施,如何影响人们对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表现的看法。
中国正在提供数字化基础设施,使战略格局向自己有利方向转变。拜登政府需要一种战略,来与中国数字丝绸之路竞争。
SolarWinds遭黑客攻击事件的规模令人印象深刻。有迹象表明,美国政府对此事的即时反应有所改善。然而,从愤怒的喊叫、指责,到承诺做得更好,许多反应都那么熟悉、令人乏味。
虽然印度近来的农业改革引发争议,但它们为全球一系列合作伙伴促进农业现代化提供新的重要机会,也为拜登新政府参与其中创造可能性。
在美国政府多年来只承诺、不作为之后,振兴美国基础设施需要成为国家安全优先事务。几乎没有其他事情能像此事这样对美国两党都有吸引力,而且具有同样大的经济潜力。把基础设施方面的公共支出提高到与20世纪中期类似的水平,到2029年将会创造300多万个就业岗位,还会提高生产力。
虽然中非关系仍有问题有待解决,但预计2021年非洲国家与中国的关系将进一步加强。作者介绍了中国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认为至少在中短期内会使非洲国家受益。
美国和中国正在施行的策略将随时间推移在全世界产生连锁反应。美国需要制定一项制胜战略,这项战略的核心应从国内开始。
显示 5029 条中的 3721 到 374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