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人士认为,在牛年,中俄两国发展双边经贸合作的机遇将更加广阔。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保持在8%以上。这无疑将给予境外合作伙伴新的机会。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中,俄罗斯供应商将发现各种新机遇。
据《俄罗斯龙报》报道,俄罗斯多家招聘公司近日表示,中文在俄罗斯越来越受欢迎,掌握汉语在劳务市场可以获得更高的薪水。数据显示,会中文的专家平均收入比会欧洲语言的专家收入高10%至15%。既然这个行业这么“诱人”,市场缺口大吗?俄罗斯对汉学家及汉语老师的培训体系到位了吗?
即使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中美在一些关键领域仍有一定合作空间。对两国来说,在一个有管控的竞争的联合框架内行事,好过完全没有规则。
2021年初,美国新总统乔·拜登上任。但目前,新政府对华战略的纲要尚不明确,也不清楚美国是否能够维持它的全球实力和影响力。无论如何,中国和亚太的广泛地区或者说印太地区无疑将给美国发挥全球实力带来最大挑战。
中国因神秘病毒陷于近乎瘫痪的状态,世界其他地方也开始陆续发现这种病毒。一年之后,根据中国习俗,小老鼠让位于更为强壮的动物——牛,这似乎也暗示着中国已重拾信心。
中国迎来了牛年。一如既往,这个牛年也唤起了许多期望。毫无疑问,今年将是以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标志的一年。这意味着稳定的重要性将比平常年份更高。在国内层面,许多人将目光聚焦于将于2022年举行的中共二十大的准备工作。预计今年将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
中国迎来了“金牛年”。在中国的十二生肖中,牛象征力量、纪律、高尚和勤奋工作,这些都是实现繁荣的关键。许多人将牛的坚韧和抗压能力与中国经济相提并论,并预言在这一年中,中国将继续巩固其作为世界主要经济大国的地位。
美国拜登政府上台,表现出与欧洲盟友修复关系的意愿,但在对华政策上,双方的思路似乎并不一致。
中国现在希望在未来的领域发挥主导作用。北京正试图为涵盖电信、电力输送和人工智能在内的各种尖端技术制定标准。
中国消费者正在更多地通过视频直播和视频APP购物——这个新趋势正在从传统上由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霸占的庞大市场争抢份额。
美国在亚洲的真正目标是谋求与中国保持力量平衡,为阻止中国称霸而维持美国的影响力,并让亚洲国家相信美国的行动具有正当性。换言之,拜登政府并非要与中国敌对,而是谋求保持均势。情况将如何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为了能找到在政治上可行的中间立场,美国乔治敦大学学者查尔斯·库普钱提出了一个中间方案。 库普钱提出的折中方案是让美国“继续扮演平息者的角色,同时放弃其作为全球警察的努力”。即使决策者能够辨别这两种姿态之间的区别,也不大可能有效抑制美国的激进主义。
在世界最富裕的国家受到新冠肺炎疫苗供应不足困扰的同时,一些最贫穷的国家却在担心根本拿不到疫苗。然而,或许我们正对一种可以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案视而不见,那就是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的疫苗,或许很快还有印度的疫苗。
菲美联盟未来充满不确定性、面临来自地区伙伴的怀疑、地区经济外交前景不明朗,这都让拜登政府在东南亚的外交政策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
拜登执政或将为美国与欧洲恢复关系提供机会,美欧的盟友关系受损不仅仅是特朗普执政期间大西洋两岸的分歧加剧造成的,也是欧盟持久的内部分歧造成的。有的成员国主张让美国在欧洲发挥更多的作用,因为欧洲在安全和防卫上非常依赖美国。也有成员国主张欧盟必须实现更大的“战略自主权”。未来几年这种内部分歧将继续存在。
美国和中国正在施行的策略将随时间推移在全世界产生连锁反应。美国如果做不到专注于自己的策略方针,就有可能把其全球科技领导地位永久性地输给中国。
在白人至上主义的极端派别中,“加速主义”尤为突出。它的意识形态建立在这样的认知轴心上,即西方政府和社会已经高度衰落,濒临崩溃。
联合国预测,2023年全世界人口将达80亿,2037年将达90亿,而2057年则将突破100亿。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和分配地球资源对人类的未来福祉至关重要。
是美国霸主地位的主要威胁,要想维持美国的地位必须增加对中国的施压。特朗普政府过去4年执政传递出这样的信息。但拜登政府是否也认同这样的标准呢?
中国为防控疫情使用了许多数字技术和服务,人们对这些科技成果寄予厚望,希望看到它们在疫情后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普及。中国在将上述技术转用于现代化城市运营和提高居民生活便利程度方面也取得不少成绩。
显示 2256 条中的 1441 到 146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