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十年,中国在技术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从一个技术落后的国家成长为一个全球技术领先者。尽管如此,关于技术发展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辩论往往忽略了欧盟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中国和欧盟在技术开发方法上的优势和劣势。
中欧投资协定在提供新市场准入方面确实有限,但这是因为中国近年来在单方面放宽其外商投资法规方面已取得进展。最重要的是,中欧投资协定包括有关补贴、国有企业、技术转让和透明度的新规定,这将改善在中国运营的欧盟公司的有效市场准入。这些双边新规则还可为世贸组织下的多边规则改革铺平道路。
作者分析了从美国杜克大学全球卫生创新中心获取的各个疫苗生产商的新冠疫苗订单份额。分析显示,阿斯利康在所有国家/地区中占有最大份额(34.3%),其次是辉瑞(21.5%),中国科兴生物(11.6%),莫德纳(8.3%),诺瓦瓦克斯(7.1%),中国国药(6.3%),其余为10.4%。
在全球层面上,俄罗斯政府完全支持气候议程,并制定了具有竞争力的目标。但是,在国家一级,情况不同,环境没有得到充分保护。随着欧洲绿色协议的通过,俄罗斯发现自己正处于十字路口。该国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继续现行的被动环境政策,另一种是选择渐进的绿色发展模式。
最近一项研究表明水安全的重要性和每个中亚国家的优先事项,建议如何通过共同批准的关于水及其相关能源、粮食和气候影响的框架协调国家利益。淡水资源是区域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中亚国家尽可能恢复咸海并避免今后发生类似灾害的动机。
新世界的开端已经到来,已经习惯于在全球化框架内采取行动并对该框架充满信心的人们感到难以置信。但在中国势不可挡的崛起带来转折之后,现在已经有了一条新的轨迹。
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人们对医疗产品(包括疫苗)短缺以及供应竞争相关风险的担忧。国际机制可在支持正确制定国家举措方面发挥作用,以确保在危机时期供应具有弹性。本文研究了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医疗产品供应的贸易规模。
在欧洲暴发一年后,新冠肺炎疫情对西巴尔干地区带来了严重冲击。2020年中,巴尔干地区大国之间的地缘政治竞争是如何演变的?大流行病对当地民主标准产生了什么影响?在政权更迭和公民参与方面是否有新的希望?本文对此一一进行了分析。
全面的内部改革以及安全合作是西方-乌克兰互动的重要支柱。然而,到目前为止,西方的努力还不足以克服当地精英的抵抗,并使改革不可逆转。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2019年当选乌克兰总统后被寄予厚望,但希望很快就破灭了。
半导体是“现代电子的大脑”。从汽车、电子设备到基础设施,半导体对各种应用都至关重要,并在经济和社会数字化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这是一个日益政治化的全球贸易领域,在地缘政治紧张加剧之际,半导体已成为人们对安全和经济主权担忧的焦点。
西方联盟从阿富汗撤军可能会促使喀布尔与北京之间加强合作。中国始终支持以外交手段解决冲突,推进由阿富汗人自己领导的和平进程,并多次重申不会直接派遣军队。
长期以来,北京一直在建造新的长城——“绿色长城”。在一个真正不乏大胆项目的国家,这是最大、最雄心勃勃的大型项目。“绿色长城”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造林计划。“三北防护林”——“绿色长城”的另一个名字——由三条新种植的森林带组成。它们的面积加起来就像德国的面积一样大。
美元继续在全球市场上占据掌控性地位,但它可能比表面看上去的要脆弱,因为它还要看人民币美元汇率制度变化的情况。这有可能会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开始颠覆。
由于英国数十年来一直在房屋建设方面落后,因此,毫无疑问,房屋总供应量远低于同类国家。作者认为,英国解决住房问题没有那么复杂,不需要“重建得更好”,只需要开始建就可以了。
乌克兰新的长期经济发展战略设定了一个雄心勃勃但可能不切实际的目标,即到2029年末使该国GDP翻一番。作者认为,乌克兰十年内GDP翻番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这将需要在法治领域进行广泛的系统性改革,而这将侵犯主要商业集团的经济利益。
由于绿色技术的发展和政治动力,世界终于有机会扭转其未能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局面。现在需要确保气候行动的设计方式能够改善社会平等。政策解决方案是存在的,但需要适当辩论和谨慎执行。
乔·拜登当上美国总统将是实现讨论已久的一种全球变暖应对手段——组建一个气候俱乐部——的机会。美国、欧盟和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世界的一半。它们必须走到一起减少国内排放,并对进口商品征收碳税。这将会激励所有国家削减本国的排放。
为把全球升温控制在2°C以下,别无选择,只能在全球范围内应对燃煤发电。这意味着从现在开始停止新建燃煤电厂,并发起一项新的全球倡议,到2035年关闭1000吉瓦的燃煤电厂。
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影响了欧盟国家的家庭消费。消费是疫后经济复苏的关键,因为个人消费占GDP比重为60%左右,因此消费行为将显著影响复苏速度。
现在,世界进入抗疫新阶段,各国有机会更好地合作——从疫情中复苏,以及应对随之而来的其他跨国挑战。疫情提出了聚焦全球卫生、经济复苏、气候、技术和贸易等领域的多边主义新议程。为促进全球合作,欧盟必须考虑在这些领域与中国等国展开竞争。
显示 5660 条中的 3541 到 3560 条结果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科技新看点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