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缅甸军方发动政变,总统温敏和国家顾问昂山素季遭拘禁。政变后,缅甸国内爆发了大规模抗议活动。出于对国内安全形势的担忧,许多缅甸民众逃到邻国避难。其中,许多人未经申请进入了印度。这无疑对印度内部安全构成严峻挑战。
澳大利亚有着数量众多的澳籍华人,华人社区也是与中国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宝贵来源,但澳籍华人在该国公共服务中发挥的作用却不大。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包括工作数量有限、安全许可、安全风险考虑、技能不匹配等问题。“中国能力”的匮乏意味着澳大利亚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没有利用重要人才、技能和建议来制定它的对华政策。
中国疫苗在塞尔维亚的疫苗接种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早在疫情之初,塞尔维亚即向中国求助。该国总统武契奇本人接种的就是中国疫苗。这些行为可能象征着贝尔格莱德的地缘政治取向。尽管塞尔维亚严重依赖西方,并被北约和欧盟成员国包围,但它似乎试图在欧盟、美国、中国和俄罗斯的利益之间取得平衡。
作者认为,解决缅甸危机的一个被忽视的解决方案是“四方安全对话”,该机制由澳大利亚、印度、日本和美国组成,旨在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分享和推广自由主义和民主价值观。在近期举行的“四方安全对话”峰会上,四方领导人曾明确表示,找到解决缅甸危机的早期和和平方案是当务之急。
无人机在世界各地许多行业和政府机构运作中已经变得至关重要。无人机的使用、制造和销售带来巨大经济机遇,印度政府必须完善政策,解决监管漏洞,以促进技术采用和无人机制造。
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寻求完成火星任务,行星探索正从科学驱动的科学追求演变为经济驱动的追求。对印度来说,将行星探索商业化必须成为国家优先事项。这就需要私营部门更多关注和贡献,特别是初创公司,以确保充满活力的太空计划。
标普全球评级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肖恩·罗谢近日接受经济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率先复苏的中国将对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尤其是绿色复苏作出更大贡献。
2020年或许是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的决定性时期。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一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全球经济按下了重置键。自疫情暴发以来,越来越多国家、城市和企业宣布要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
南海渔业正日趋安全化。尽管如此,一些专家指出,渔业不应成为争论的焦点,反而应是弥合沿海国家间分歧的一个“难得的机遇”。如果南海各国能就渔业问题达成一致,它们也能消除分歧,并逐渐形成共识。本文评估了印尼决策者和利益相关方推进印尼与中国在南海进行渔业合作的可能。
欧盟已开始实施一项新计划,旨在使其27个成员国变得 “更绿色”,更环保,这项计划就是欧洲绿色协议。以色列必须调整其长期环境战略才能跟上欧洲的步伐。以色列应在创新绿色技术方面建立更广泛的合作,并将其作为促进该地区稳定与安全的外交渠道。
成功的疫苗接种计划将大大降低新一轮疫情暴发的风险,是实现经济重启和复苏的重要因素。由此产生的收益不仅惠及经济部门,还可以终结教育和卫生系统的混乱状态。要确保所有民众和国家都能公平公正地获得有效的预防接种,并最大限度地降低长期和反复发生大流行病的风险,国际合作至关重要。
疫情暴发后,发展中经济体的港口反复出现拥堵,这表明港口需要转型升级,疫情凸显出应用智慧系统势在必行。智慧港口利用共享数据平台、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来规划管理船舶和卡车流量、集装箱堆垛、仓储、转运等核心业务,也可用于排除故障。最近的全球卫生危机表明,投资智慧港口系统和基础设施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如果拜登政府悄悄地成功打发走这个军事政权,它就会证明美国外交可以再次在亚洲取得成功,为美国进行更有效、更明智的新的持续接触铺平道路,因为这种接触是低调的、不是张扬的。
中国是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在这个东南亚国家的国际贸易中占据三分之一的份额。中国还是仅次于新加坡的对缅甸第二大投资国。据商界人士说,缅甸对华出口已经受到了新冠疫情的打击,政变可能会对贸易和投资产生进一步影响。
人们越来越担心,由于缅甸政变扰乱了出口,用于制造高科技设备的稀土矿面临全球供应不足的局面。
长期来看,资本主义不大可能存活下去,短期来看,只有采纳“后资本主义”的特征它才能继续存在下去。如果说14世纪的大瘟疫引发了后封建时代的想象,那么这次疫情有可能——也是人们所希望的——触发后资本主义时代的想象,而且速度很快。
中国采取的消除贫困的方法给印度提供了重要经验,包括最高层的强烈政治意愿、投入必要的财力和人力、采取“精准扶贫”战略、异地搬迁、引导社会资源参与脱贫行动,以及实施“乡村振兴”防止弱势群体返贫等。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只是量子领域的新来者,其尚处于量子密钥分发研究的起步阶段。值得注意的是,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已进行过超出印度演示范围的测试和开发。例如,欧洲航天局(ESA)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是这方面的佼佼者。
印度是亚洲主要国家之一,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最近与中国发生的冲突,印度亟需与美国等大国建立稳固关系。然而,印度与美国交好的迫切愿望却让俄罗斯开始调整南亚政策。特别是,巴基斯坦成为了俄罗斯地区政策的新重点。
近日,“长赐号”货轮在苏伊士运河搁浅,阻塞运河近一个星期,通过这条水道的全球贸易因此中断。值得庆幸的是,“长赐号”已摆脱搁浅。世界应为未来出现类似事件作准备。全球供应链应进行反思,并准备应对类似挑战。
显示 4992 条中的 3501 到 3520 条结果
探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