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巴基斯坦2024年大选反应最为积极。中国再次证明自己是巴基斯坦的恩人和朋友。中国对巴基斯坦的热情没有区别。中国是唯一一个在任何情况下都关心巴基斯坦利益的友好国家。
最近的报道表明,中国正将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转向分享技术专长,强调“小而美”的项目,而不是道路和港口等基础设施投资。
最近开通的中巴货运航线是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补充。这条货运航线不仅加强经济联系,也标志着战略转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朱民表示,根据两国目前的增长轨迹,中国预计将在2035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巴基斯坦需要的帮助不仅仅是金融援助和贷款,或许还包括更多外国直接投资、绿色基础设施和工业发展,以及以技术为主导的安全环境。为此,新政府将不得不寻求国外朋友和合作伙伴的帮助,在这个时候,中国是巴基斯坦可以依赖的合作伙伴。
湄公河是一个具有复杂水文动态的系统,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湄公河下游对湄公河的依赖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气候变化给水文模式带来巨大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到水资源的供应和农业生产力。
中国正加紧构建自己的半导体供应链,未来将主要扩大针对成熟制程芯片制造设备的投资。
2017年11月,马尔代夫议会批准《中国-马尔代夫自由贸易协定》,该国成为继巴基斯坦之后第二个与中国签署自贸协定的南亚国家。
在中国广东省深圳市,无人机送外卖越来越普遍,飞行汽车的商业化准备工作也在不断推进。随着经济复苏趋缓,“低空经济”在中国被定位为产业发展的支柱之一。
明智的外交、对可靠的非海上运输路线的需求、强劲的区域经济,加上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地区各国领导人的支持等,促成了中国对中亚和高加索地区出口的显著增长。
中巴经济走廊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基石,正在经历一场变革。中巴经济走廊2.0标志着其进入第二个更复杂的阶段,旨在完善和扩大第一阶段的成就。
对巴基斯坦来说,“一带一路”倡议是加快经济发展、加强与全球主要市场互联互通的变革性机遇。
本文为加快中国港口和内河航运采用新能源技术提供路线图,以及政策建议和激励措施框架。
自2010年《东盟-印度货物贸易协定》(AITGA)生效以来,印度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需要对现有贸易框架紧急进行评估审查。
继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后,中国在去年3月又提出“全球文明倡议”。通过这些倡议,中国为国际社会应对共同挑战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有力支撑。
美国佛瑞斯特研究公司的最新调研发现,在中国,外国品牌曾经占主导地位的影响力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已大幅下降。
中国主导着电动汽车电池生产,使得全球汽车制造商或多或少都需依赖中国合作伙伴,在原材料开采和加工链的优势支持下,中国的电池制造商供应了全球约80%的电池。
欧盟寻求为人工智能监管制定黄金标准,并保持技术优势。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在一个以国家和企业竞争以及支离破碎的复杂监管制度为特征的拥挤格局中前行。
与西方的描述相反,中国的经济战略优先考虑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环境可持续性和创新。政府增强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的积极举措展现了其致力于应对不可预见的挑战、促进长期稳定的决心。
一项调查发现,中国约2.8亿“Z世代”人口对经济活动参与度的提高正在推动电子商务、金融科技和数字服务领域的创新,让数字行业成为国家经济增长更重要的组成部分。
显示 4911 条中的 581 到 600 条结果
阿拉木图:科克托别山掠影
阿根廷举行兰花博览会
波兰瓦津基公园展出树枝雕塑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