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10时许,由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第二运营公司组织开行的中亚班列从位于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铁联集郑州中心站缓缓驶出,开往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
8月1日,一列装载着100个集装箱工程机械设备的中亚国际货运班列从衡阳南站缓缓驶出,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一路驶向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地区。这是衡阳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中欧班列基础上开通的又一国际货运新通道。
武汉首开至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中亚班列。
记者7月2日从新疆铁路部门获悉,今年截至6月30日,新疆霍尔果斯、阿拉山口铁路口岸进出境中欧(中亚)班列均突破3000列,共达6106列;且实现进出口运输量双向增长。
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获悉,截至5月30日,中国开远至越南海防间的米轨中亚班列开行突破3000列,实现跨境货物运输近120万吨,加速了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互联互通,有力助推了疫情时期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武汉首开至哈萨克斯坦中亚班列。
满载652吨自行车、家用电器、布料等民生产品的75123次国际班列20日从武汉吴家山站缓缓开出,将由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预计12天后抵达目的地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这是吴家山站开出的第一列中亚班列,也是武汉首次开行至哈萨克斯坦的中亚班列。
据了解,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大力推进甘肃和西部地区的商贸物流产业发展,积极与义乌当地生产企业签订货物运输合作协议,充分依托江浙沪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与西部陆港型物流枢纽中心的优势,将越来越多的优质货物由兰州中转运抵中亚,大大缩短了中国西部与中亚、欧洲之间的货运时空。
2020年,中亚班列累计开行840列、10456辆,运输货物32.35万吨,各项数据均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稳定运行的中亚班列货运线,为“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注入活力。
10月30日,一列满载应县陶瓷的列车驶出山西经纬通达物流园,开往谢尔盖利。这是应县首趟中亚班列,为助力全县企业扩大国际产能合作、贸易往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再辟新的国际物流通道,掀开了应县陶瓷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新篇章。
广州港集团7日称,21个来自中亚班列的集装箱已经从广州港南沙港区二期码头装船出海,发往印度尼西亚。广东中亚班列首次以“铁路—驳船运输—海运”的铁水联运方式出海,打通“中亚-广州-东南亚”出海物流通道。
霍尔果斯口岸中欧、中亚班列逐步恢复常态化运行。
2月26日,一辆满载660吨“河北制造”的中亚班列,从位于石家庄市的亿博基业冀中南公铁联运智能港(以下简称冀中南智能港)启程,驶向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这标志着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河北中欧、中亚班列全面恢复常态化开行。
16日9时3分,在金华南站浙中多式联运枢纽港,X9018次中亚班列载着50车集装箱缓缓驶出,一路向西开往乌兹别克斯坦。这是2019年浙江金华开行的第100列中亚班列,也是2017年9月金华中亚班列开行以来年开行数首次达到100列。
2018年,内蒙古组织开行中欧、中亚班列216列,同比增长1.4倍;发运标箱17464箱,同比增长1.2倍,货值45326万美元。
江西鹰潭至乌兹别克斯坦的首趟中亚班列18日从鹰潭南站开出。该趟班列由42个集装箱组成,主要装载布料、服装、灯具、瓷器等货物,总价值约180万美元。这也标志着鹰潭实现了中欧(亚)班列多线路、多口岸并行开通。
截至7月26日,今年云南开远至越南海防的米轨铁路中亚班列开行达539列,发送货物21.6万吨。其中,出口完成11.2万吨,进口完成10.4万吨,进出口货物几乎各占一半,日渐成为了我国与东南亚国家间的互联互通便捷通道。
中亚班列(济南—乌兹别克斯坦)首班车13日上午10时开行。该班列从济南南站始发,经霍尔果斯出境至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全程约7300公里,运行时间13天。
3月28日上午11时25分,一列满载着“中国制造”的中亚国际货运班列,缓缓驶离新乡经开区河南现代公铁物流园,奔向3600公里外的中亚国家。
进入3月下旬,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已经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记者看到,一列满载广东、安徽等地家电产品的中亚班列整装待发,将于下周启程发往哈萨克斯坦,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出发前的检查。
显示 67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