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2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2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外贸表现整体比较平稳。在新冠肺炎疫情起伏反复、国际形势变化、海运物流不畅的形势下,这一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
今年前2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2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外贸表现整体比较平稳。在新冠肺炎疫情起伏反复、国际形势变化、海运物流不畅的形势下,这一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但也要看到,制约我国外贸发展的问题依旧突出,仍需采取切实举措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新冠肺炎疫情后果清楚表明,几十年来为追求效率的离岸外包和成本削减,已经让美国及其盟友和伙伴供应链变得脆弱不堪。通过减少对潜在对手依赖、扩大地理多样性、采取务实方法,建立国内能力和从可靠合作伙伴那里采购以恢复系统平衡,将是一项复杂、昂贵和影响深远的任务。
在危机时期,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市场原则极有可能被打破,国家安全利益极有可能被置于优先地位。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让人们开始更加认真地对待这个问题。
从墨西哥角度来看,《美墨加三国协议》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贸易协定将增强投资环境改善的潜在好处。关键问题是物流、基础设施、产权保护,以及加大投资。不管墨西哥贸易地位如何,这些都符合墨西哥利益。
灵璧县全力抓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要素保障协调,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切实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
据韩联社2月17日报道,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17日发表今年招商引资政策方向,将向稳定供应链、碳中和领域有所倾斜。
文章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与人民日常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受疫情与疫情管控政策影响,中国出现食品供应链中断、农民工无法返工等问题。文章同时给出四项政策建议,解决以上挑战。
钢铁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将进一步提速升级。2月7日,工信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明确,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打造若干世界一流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
持续存在的供应链危机对世界各地的社会构成了严重威胁,但解决这个问题不是靠各国政府为了获得资源而采取更有力的干预,也不是退出全球化,而是靠建立起一个有韧性、多样化的供应网络。这些网络不依赖于一个来源,而是在世界各地寻求更多的连接。
当前半导体供应短缺凸显了全球化经济中更广泛的系统性风险问题。需要在国家和主要行业参与者之间进行更密切的协调,以在决策中整合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持续发展目标、技术竞争和贸易动态等多个问题,从而在多个层面建立韧性。
作为跨境电商的重要境外节点、新型外贸基础设施,海外仓建设事关外贸高质量发展。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意见》提出,进一步鼓励外贸新业态发展,鼓励金融机构以市场运作方式加大对各类企业建设和使用海外仓的支持,促进海外仓高质量发展。
中国国家统计局本周公布宏观经济数据,2021年,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饱受冲击背景下,中国制造一枝独秀,世界工厂地位更加稳固,这凸显了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强大韧性。
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扰乱了全球供应链。这种破坏现在已经蔓延到许多行业分支,消费者开始感受到这种影响。短期内看不到改善迹象,这对世界各地的制造业产生了严重影响。
分析师和学者指出,有限的船舶供应推动航运价格飙升,保持一贯高标准的国际集装箱运输企业可从中受益。
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市的研究机构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10日发布的“全球供应链报告”分析称,未来十年全球供应链将呈现五大趋势,供应链除了要具备灵活性和韧性以外,还要具有可持续性,全球生产网络将不会消失,中国仍将是一个关键的制造业中心,服务业全球化将会加速,而供应链本地化将带来通胀压力。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引发了人们有关供应链的激烈争论。供应链中断成为了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为应对这一问题,一些人呼吁生产“回流”,即将生产基地拉回本国。但事实上,疫情并未击垮供应链。
美国及其主要盟友与中国之间的地缘政治关系紧张导致有关贸易脱钩论的出现。在这一背景下,本文评估了西班牙供应链对中国进口的直接依赖。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将领导一项公共私营合作计划,在接下来两年投入1800万新元制定让供应链更灵活应变的解决方案,加强新加坡应对供应链挑战的能力。
在亚洲,11月11日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日子。在“双十一”前几周的营销攻势的狂轰滥炸下,消费者早就计划好买什么,并提前把商品放到虚拟购物车里,以便在午夜钟声敲响的那一刻付款。
显示 296 条中的 141 到 16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