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滁州市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目前,该市信用平台已建成包括信用滁州网站群、数据征集管理系统、内容管理系统、信用承诺系统、信用服务系统等11个业务子系统,“信用滁州”网站访问超8700万人次,市信用平台已经归集了8个县市区400家单位信用数据近11亿条。
为建设群众满意的人社服务体系,转作风、正行风、树新风,安徽省滁州市人社部门聚焦人社服务“快办行动”、 练兵比武、助老特色服务和“好差评”等重点工作,将行风建设推向深入,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2020年,安徽滁州来安县经济开发区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7个,协议总投资93.97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6家,累计帮办企业100余家,协调解决各类问题300多个。为让企业安心发展,开发区管委会化“被动服务”为“主动问需”,擦亮“来·安心”营商环境服务品牌。
近年来,安徽省滁州市注重部门协调联动,建立残疾人普惠保障体系,通过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技术举措,让残疾人知晓政策有路、求职就业有岗、提升技能有方,用制度和关爱为残疾人撑起一片艳阳天。
近年来,安徽省滁州市重点加大对外卖、快递、电商、直播等新业态培育,并注重加强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目前,全市新业态从业人员达16.9 万人。
为进一步加强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储备,优化党政干部队伍结构,为新阶段现代化新滁州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智力支撑,经研究,决定面向全球知名高校引进一批党政干部储备人才。
近年来,滁州市南谯区大力实施党内关怀“温暖工程”,通过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提标扩面长效机制,注重扩大党内激励范围,丰富党内关怀内容,提高党内帮扶标准,党组织凝聚力不断增强,党内共同关心和参与激励关怀帮扶工作的氛围显著提升。
近日,安徽滁州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文明办联合市直15家机关事业单位、滁州学院、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及部分县(市、区)委宣传部、网信办等共约2000人,在滁州市民文化广场举办《初心》大型快闪拍摄活动,共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近年来,安徽省滁州市把妇女就业创业作为促进妇女发展的重点工作,积极搭建女性就业创业平台,立足妇女就业特点畅通就业渠道,发掘优秀就业项目,培育优秀创新创业人才,推动妇女就业之路越走越宽。
2020年以来,安徽省滁州市三管齐下,以《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为抓手,建立起全方位立体防护网和欠薪治理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农民工欠薪治理,该市连续三年在全省保障农民工工资考评中获得最高的A级。
2月18日下午,滁州市集中开工包括福莱特年产150万吨太阳能装备用超高透面板项目在内共36个项目、总投资180.5亿元,其中工业项目29个、总投资127.7亿元。
日前,安徽省2019年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结果公布,滁州市跃居安徽省前三,较上年提升3个位次,连续三年被评定为安徽省最高等次A级。滁州市突出源头联防、常态管控、重拳严惩,全力保障农民工欠薪“两清零”。
今年以来,安徽省滁州市克服疫情影响,打造减负稳企—拓岗招工—失业保障“三合一”闭环,多举措保障重点群体就业,着力降低失业发生率。截至11月底,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5%,超标准完成省市4.5%的目标任务。
12月2日,滁州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第一届第一次会员大会暨成立大会在安徽滁州市召开。
今年以来,安徽省滁州市运用财政贴息+金融支持+担保助力三位一体模式,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力度,助力全市稳就业工作。截至目前,共发放担保贷款4.9亿,惠及创业主体4645户,带动就业近4万人。
打造“亭满意”营商环境服务品牌,是安徽省滁州市委市政府推动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执法服务部门的滁州市公安局,以“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整治黄赌毒社会丑恶现象、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优化营商环境”四项重点工作为抓手,从点滴细节入手,优化企业和经济发展环境,护航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自全国公安机关“坚持政治建警 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开展以来,滁州公安机关各级党组织锚定“四个铁一般”标准,落实“五抓”举措,全力推进教育整顿走深走实。
10月19日,安徽省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幕式暨群众性文体表演在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举行,由全省16个地市和省直机关体育联合会组成的17个代表团在滁州共享体育健身带来的欢乐和激情。
今年以来,安徽省滁州市按照“服务企业、惠及职工、促进就业”要求,着力构建稳就业长效机制,实现职业培训、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职工2.1万人次,超过民生工程培训目标任务数50%,日前在全省专项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今年以来,安徽省滁州市多渠道、多举措推进扶贫领域诚信建设,切实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努力实现精神与物质“双脱贫”。
显示 113 条中的 61 到 8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