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采访了解到,近期重庆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以扶助100家汽摩、电子、装备等行业的“龙头”企业为牵引,“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全面梳理产业链上下游复工复产面临的梗阻,从防疫、用工、用料、用能、物流、金融、税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帮扶。
为规范重点场所疫情防控管理,重庆市19日上线重庆健康出行一码通“渝康码”,通过大数据手段服务市民安全出行和企业复工。
在19日召开的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财政局副局长李庆介绍,疫情防控期间,重庆财政部门采取动用预备费、追加预算、调整支出结构等办法,全力保障资金供给。截至2月18日,重庆各级财政已安排疫情防控资金18.8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17.2亿元,社保基金1.6亿元。
为推动物流企业尽快恢复生产运营,重庆市出台激励政策,对疫情防控期间通过中欧班列(重庆)等运输的外贸货物,给予30%运价下浮。
预计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6亿元以上、支持中小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200亿元、线上发布10余万就业岗位需求……连日来,重庆人社部门出台系列举措,助力广大中小企业稳定就业岗位、保障劳动者及时就业。
2月16日凌晨,一辆满载627.3吨进口奶粉的中欧班列(重庆)回程列车经过集散分拨后,从重庆兴隆场车站始发,搭乘铁路“点对点”快速货物班列运往湖南长沙。
收到两江新区发放的40万元防疫补助资金,重庆渝江压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自玉倍感暖心:“近期公司没有任何进项,这笔钱来得太及时了。”14日,包括渝江压铸在内的63家企业获得两江新区送出的首笔共503万元的防疫补助资金,其他防疫补助资金也将陆续发放。
由重庆市委政法委和重庆市大数据发展局组织研发的“疫情排查”信息系统,13日在重庆移动政务服务平台“渝快办”APP上线。依托这一智能化信息系统,在正开展的第三轮疫情排查中,重庆近12万名基层网格员将可更加便捷地开展疫情精准排查。
位于重庆空港工业园的佛吉亚(重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重庆工厂是中法合资企业。近日,该企业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严格执行防疫规定,积极复工复产。
记者从重庆交通部门获悉,重庆市对出租车、网约车、公共交通工具等制定疫情防控期间不同出行条件,有序恢复已暂停运营的交通运输服务,保障企业复工上班后市民的出行需求。
重庆市港澳顾问、英冠控股集团董事长俞则忠向重庆市捐赠的一批防控疫情急需医用消毒物资2月3日到达重庆。连日来,港澳人士积极提供援助,助力重庆战“疫”。
重庆市政府办公厅4日印发《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二十条政策措施》,涵盖资金支持、减税降费、优化服务等多个方面,这些政策举措将执行至2020年6月30日。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重庆市发展改革委4日发布《重庆市投资项目审核备在线办理指南》,在全市企业投资项目推行“不见面”服务。
近日,重庆市金融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高院、人行重庆营管部、重庆银保监局联合制定《关于进一步优化金融信贷营商环境的意见》,并于2019年12月31日印发。
重庆市21日发布《重庆市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工作方案》,包括压缩口岸整体通关时间、降低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推动进出口环节监督证件电子化、提升口岸物流综合服务效能等4个方面16条措施,初步目标为2020年底前将单个集装箱进出口环节常规收费压减至400美元以内,2021年底,整体通关时间比2017年压缩一半以上。
记者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完成了对重庆合川东城半岛首次全面覆盖性的考古调查工作,新发现汉代至明清时期遗址115处。
1月11日,山城重庆天气晴好,展现出一道“城在山水间、山水在城中”的靓丽城市风景线。
2019年,中欧班列(重庆)开行超过1500班,运输箱量和货值均增长48%;同时,重庆落实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推动形成西部12省区市和海南、广东湛江“13+1”合作共建机制,铁海联运班列开行923班、增长51%。
显示 1035 条中的 741 到 76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