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网规划到电源开发,从电力消耗到电网布局……中国—东盟国家之间的电力合作正在启动“低碳时代”,已经形成多方认同的三大共识,探索出三大有效路径,下一步,应从六大领域持续推动中国—东盟绿色电力合作向纵深发展。
帮助企业实现这关键一步的,是加快建设中的西部陆海新通道——一条中国西部地区实现南向出海的物流大通道。
11月26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陆海新通道国际工商会联盟正式揭牌成立,该联盟由中国国际商会联合通道沿线18个国家19家工商会共同发起成立,联盟秘书处设在重庆。
11月26日,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拉开帷幕。陆海新通道国际工商会联盟成立仪式暨重庆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交流会同步举行,陆海新通道沿线部分国家工商会负责人、“13+2”省区市贸促会代表、相关国家驻华使节和企业代表济济一堂。
在推进陆海新通道建设的过程中,重庆该如何实现上述目标,实现通道、物流、产业的融合发展?在2024陆海新通道经济发展论坛上,参会嘉宾各抒己见、建言献策。
11月12日,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在陆海新通道经济发展论坛进行了第三次增资扩股合资合作意向协议签约,陕西、海南、青海、云南四省区市加入通道的跨区域运营平台,标志着该平台实现了“13+2”全覆盖。
11月12日,海关总署在重庆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15条重点举措,以支持重庆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推动陆海新通道建设。
11月12日下午,2024陆海新通道经济发展论坛在重庆举行。论坛以“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以新通道服务新格局”为主题,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办公室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共同主办。
“我对越渝合作充满信心和期待!”越南总理范明政说,重庆的战略地位重要。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产品,可以通过陆海新通道和中欧班列由重庆运往中亚和欧洲,未来与重庆的经贸合作潜力很大。
10月24日,300多名中外嘉宾齐聚重庆,共赴“陆海新通道国际工商会‘重庆行’活动”。三天时间里,将举办签约、圆桌会、恳谈会、贸易投资考察等一系列活动,旨在促进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和地区工商界对话与合作,推动通道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共同发展。
3月17日上午,一列满载缅甸黑芝麻、海南椰子汁、广西白糖等货物的海铁联运班列,从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缓缓发出驶向四川城厢站。这是2024年西部陆海新通道开行的第2000列海铁联运班列,同比增长16.8%,提前14天完成一季度班列开行任务。
与国内中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山高水远、交通不便等曾一度制约西部内陆地区的发展。直到5年多前,一条全新的国际贸易物流大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诞生,将西部与海洋紧密相连,为西部产业聚集、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自2017年首趟“渝桂新”南向通道试运行班列开行以来,西部陆海新通道从无到有、从倡议到共建,已成为我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的国际贸易大通道。
2011年3月19日,中欧班列“渝新欧”首次全程运行,在此始发。如今,中欧班列已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载体。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16日在该委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三年多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显示出强大竞争优势和良好发展前景,已经成为带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
记者从重庆海关获悉,在西部陆海新通道“13+2”区域海关合作机制顺利运行的基础上,重庆海关与南宁海关近日正式签署《共同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合作备忘录》,从多个方面协同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澜湄合作7年来,中国与澜湄合作伙伴国家的经贸合作不断深化,陆海新通道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打通距离最近的南下出海口,成为联通澜湄流域国家的物流主干道之一,改变了西部地区长久以来面向东盟却“西货东出”局面,激发出发展新动能。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年1至5月,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发送货物31万标准箱,同比增加8.5万标准箱、增长37.7%。
20日,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介绍,2013年至2021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通道建设稳步推进,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5万列,通达欧洲23个国家、180多个城市,陆海新通道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陆海新通道公海联运班车(重庆—广西)25日在陆海新通道内陆国际海运集装箱运管中心顺利首发,进一步完善了陆海新通道服务体系。
显示 94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