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国“共同富裕”的信息已经渗透进美国的主流电视节目以及一些全国性报纸。尽管一些人对于中国当局能否实施较好的政策心存怀疑,但美国还是应该从中国的相关努力中吸取一些重要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在增长方面更注重质量而非数量这一点。
中国的确在科学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研发经费支出达到近2.44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0.2%。这一数字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4%,仍低于美国或邻国韩国,但已经高于许多发达国家。
本文审查了当前美国政府生物安全准备和应对措施的各个方面。吸取的经验教训突出了可获取、有效的数据管理对生物监测和向疫情热点地区派遣物资的重要性。如果能在危机时期之前建立协调和生产机制,利用生物经济资源,那么生物经济就有潜力发挥应急能力和创新储备的作用。
在中东和北非地区,美国的安全关系和中国的经济关系越来越不一致。两个超级大国都拥有如此重大的地区利益和深深的互不信任,这表明中东和北非可能再次成为大国竞争的舞台。
2019年,中国超过美国,拥有了全世界最大的外交网络:中国拥有276个驻外机构,而美国有273个。半个世纪前,中国向联合国派出了首支外交代表团。如今,它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也是联合国经费的第二大贡献者。中国外交为其成为每个大国不可或缺的经济伙伴的宏大战略提供了支持。
说中国吸走了西方的资金是对历史的曲解。中国只是占据了在全球经济中传统上应有的地位,它不过是因为数十年的孤立、动荡、贫困和冲突而被排除在全球经济之外。中国真的吃了西方的午餐吗?不,它没有。但它无疑是坐在美国及其盟友为其摆放的桌子上用餐。
华盛顿反复强调,美国必须在第三国与中国竞争,提供比中国更有吸引力的选择,尤其是在基础设施方面。最近一项在印度建设太阳能制造设施的协议表明,美国可以在建立有恢复力清洁能源供应链方面与中国竞争,这一模式为进一步行动提供了蓝图。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以色列经济和全球经济都经历了巨大动荡,包括严格的封锁措施导致经济活动大幅减少和相关金融不确定性。过去2年的事件如何影响中以贸易关系,在疫苗时代,以色列与北京的商业关系能否得到改善?本文回顾了过去10年以色列和中国之间商品和服务贸易的趋势。
本文研究数字化商业运作是否有助于中小企业更好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以及疫情是否促使数字技术的采用。本文作者认为,数字化在提高中小企业抵御这种巨大冲击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疫情还在各个层面加速现有企业对数字技术的采用,而且在全面重新营业一年后,这种影响仍在持续。
西方的舆论导向专家们多年来一直在爆出内幕新闻,声称中国正试图统治全世界,但如果你真的研究这些说法,只会发现证据表明中国想要建立的是一个多极世界。
中国的共同富裕理念正在慢慢国际化。尽管目前尚不清楚“共同富裕”将如何影响中国,但仍有可能作出一些初步的预测。
从2014年所谓“向东转”进入活跃阶段起,俄中政府在所有重要外交问题上步调一致。对中国来说,这种关系模式尤其宝贵。汉学家米哈伊尔·卡尔波夫认为,无论如何,莫斯科依然是北京的重要伙伴,因为中国经济需要的大部分烃类化合物来自俄罗斯。
基辛格说:“美国更注重压倒性的军事实力,中国则更注重决定性的心理影响。一方或者另一方迟早会出现误判。”危险在于,情感因素——尤其是在价值观问题上的情感因素——挑起了每个参与者认为的决定性的意志考验,而这些考验可能会升级为热战。因此,美国和中国需要确保不会发生此类误判。美中关系的最大希望就是缓和。
第八届中非合作论坛近期在达喀尔落下帷幕。2021年最大的收获是中国对非洲态度的显著转变——从通过现金帮助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在贸易和人力资本方面进行软合作。
本文汇集了对指导中国发展合作活动的主要机构和政策的研究,重点关注中国对国际发展的贡献以及对全球发展合作的影响。它还探讨了一系列交叉主题,包括:新的亚洲发展融资和中国对发展思想和政策的潜在影响,中国的发展实践以及南南合作和三角合作的有效性。
美中竞争动态发展迅速,正处于关键的十字路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非但没有促进更大的合作,反而加剧了紧张局势,并助长了重新思考、重构和加强美国竞争地位的呼声。美国或许有能力抗衡中国的影响力,但中国的快速崛起意味着何时以及如何与之竞争的决定需要付出巨大甚至令人望而却步的代价。
中国在印太地区的存在正不断扩大。多年来,中国与印太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例如,澳大利亚、韩国和日本三国对中国均有贸易顺差,且还将它作为最大的贸易伙伴。这种紧密联系也得益于中国在区域价值链中的关键地位。此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水平也在印太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过使用中国的城市级数据,本文研究了绿色债券市场发展与空气质量和死亡率之间的联系。研究发现,绿色债券融资占债券融资总额比例越高的城市往往空气质量越好。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亚洲与全球化中心专家顾清扬在《中国如何从CPTPP中受益?》一文中表示,近日,中国出人意料地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引起全球关注。此举不仅仅是一个政治立场站位,更是中国系统战略的一部分。
技术战随之而来,在中美争夺技术优势地位的竞争中,双方都认为人才是决定哪一方胜出的关键因素。在这场人才竞争中,中国正在某些方面超过美国,中国14亿人口是美国的4倍多,因而这场竞争在人口规模方面具有不对称性,美国人对此感到担忧。
显示 8028 条中的 3701 到 372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