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欧洲理事会首次就对外关系进行权力审计以来,中国在欧洲的影响力已经开始提升。这已经不只是关于大量贸易顺差的问题,还涉及服务于中国公共外交的投资、借贷和金融权力。
近年来中国对外政策中较为显著的方面之一是中国越发关注软实力的发展。北京在此方面的投资超过了世界上其它任何国家。软实力可能成为中国对外影响的重要部分。虽然欧洲长期以来以自身成功使用软实力为荣,但是近期观点表明欧洲的软实力影响力开始下降。如果中国政府更积极地推进自身在国外的影响力,欧洲必将面临更多竞争。
特朗普中国行的主要内容是庆祝仪式和签署协议。美国政府宣布了逾2500亿美元的交易,其中包括之前买过的波音飞机等和双向投资,其中许多都是不具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除了仪式与交易,此访主要目的是私下就朝鲜和贸易问题传递坚定信息。
在总体经济改革和设立一个大交通部的背景下,文章分析了中国交通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以明确相关问题。除此之外,文章还完成了对美日等国的基准测试以供参考。
近年来,中国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的主要资助者,每年通过政策性银行借出400亿美元。这些资金并非只流向“一带一路”相关地区。中国的贷款不关心风险,也就是说,与政治稳定性和法治指标无关。中国的行为似乎更像是对全球秩序的修正,而不是构成挑战。
物流在农业生产和供应链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最终会加强食品安全和质量。农村物流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农民更有效地收获和销售农作物,及扩大农产品市场。本文研究了中国农村的快速变化发展,以及私营和公共部门如何改善和促进物流发展的问题。
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贸易依赖性相对较高。因主要通过香港进行投资,中国或看上去不是大多数东南亚国家的主要外国直接投资(FDI)来源国。在不久的将来,“一带一路”将大为增加中国的对外投资量。东南亚国家应该努力加强东盟经济一体化,深化与区域外主要经济体的联系来降低对中国的经济依赖程度。
太和智库欧洲部主任Thorsten Jelinek提出有潜力为“一带一路”提供高端管理工作的八个转变因素:(1) 共同愿景; (2) 多边主义 ;(3) 项目准备设施 ;(4) 风险消减; (5) 可持续发展 ;(6) 创新; (7) 文化交流; (8) 以人为中心且面向未来的基础设施。
2017年7月,中国推出了绿色电力证书(GEC)自愿交易平台,中国企业和其它机构在购买可再生能源时有了新的选择。截至2017年9月20日,中国的GEC交易平台已发布800万个证书,相当于80亿千瓦时风力和太阳能电力。虽然GEC购买数量还不多,但这是一个值得追踪的市场。
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11月8日至10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对此,中美两国领导人有着不同的目标。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特朗普对华国事访问期间发生的事情会影响美国的全球地位。中国领导人将会精心准备,谨慎行事,特朗普也需要这样做。
虽然汽车和卡车经常被视为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但现在是时候把船只纳入影响因素中了。在沿海城市,海事部门—主要是船舶和港口—排放大量空气污染物,给沿海社区带来致命的污染。中国已把海上污染物排放纳入运输业五年规划。随着世界走向更清洁经济,港口城市和沿海国家将密切关注中国政策是否能有效地减少海上污染物排放。
连接中国西部的新疆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阿拉伯海海岸线的中巴经济走廊(CPEC)是中巴在两国外交和军事关系经历几十年强劲发展后首次大规模地尝试增强经济联系。本文指出了中巴经济走廊面临的挑战,并评估了它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的私营和国有企业对美国技术行业投入了数十亿美元。美国人担心,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已获得或即将获得美国军事优势和经济实力赖以存在的敏感性和关键性技术。2017年7月18日,外交关系委员会举办了主题为“中国投资美国关键技术:美国安全利益面临风险”的研讨会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随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石油需求下降,中国和印度代表着石油需求增长的未来。近年来的低油气价格总的来说有益于印度,但给中国带来了挑战。中国国家石油公司的战略从奔向资源转向关注与“一带一路”有关的国家和项目。印度的石油行业遭受的损失不大。中国和印度在天然气进口方面则处境类似。
在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同时,中国政府一直鼓励在国外学习或接受培训的中国公民回国。学成归国者在为中国带来出口产品所需的技术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轨迹表明,吸引和留住世界级人才能以震惊全球市场的方式推进产能。
中国乐于利用它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为亚太地区多个备受瞩目的经济倡议提供经济担保。不过,美国担心,这些措施将使自身遭受损失。本文作者认为,这样的担心过于紧张。决策者应对中国可能终将成为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持开放态度,而不是敲响警钟。
中国于2013年推出的“一带一路”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具雄心且全面的经济发展计划。对于美国而言,更有利的情况是参与“一带一路”并努力从内部影响它的设计和运作方式,而不是采取观望态度并眼睁睁的看着盟国被中国吸引。
“金砖国家”一词的塑造反应出世界正在发生变化,一些新兴经济体开始在全球经济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此类词汇不仅反应了变化的全球现实,还具备塑造全球现实的潜力。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将如何重塑当今世界仍没有定论。本文的观点是,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将在诸多领域产生巨大影响,其中之一是推进全球卫生领域的合作。
得益于新的自行车共享业务,最绿色、最健康的旅行方式之一——骑行在中国正意外掀起一轮热潮。虽然骑行比以往更时尚,但各城市应对基础设施做出更多基本改进,以便带来安全、便捷且令人愉快的骑行体验。改进安全性和舒适性的最好方式是采用一套系统性的方法。
印度将在未来五年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电子产品消费国之一。同时,印度越发依赖于信息通信技术(ICT),政府也推出了几项加速数字化的举措。然而,印度的生产能力落后于全球竞争对手,它75%的需求预计将通过进口满足,且主要将通过中国满足。
显示 8236 条中的 7281 到 7300 条结果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