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任美国总统以来首次出访,拜登选择了欧洲作为目的地。他出席了七国集团峰会、北约峰会以及与欧盟领导人举行了会晤。访问结束时,拜登在日内瓦会见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对美国总统来说,此行“是为了实现美国对其盟友和伙伴的新承诺,并展示民主国家应对新时代挑战和威胁的能力”。
7月1日的欧佩克(OPEC)会议以僵局告终。尽管所有主要石油生产国原则上同意从8月到2021年底每月集体增产40万桶原油,但它们未能就协议的持续时间达成一致,进而导致协议搁浅。这种僵局反映出石油市场上的最新分歧——即如何分配疫情后世界经济复苏所带来的利益。
目前,人类社会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那么,军事机构是否能幸免于难呢?答案肯定是“不”。本文从人文、技术、财政,以及培训和行动4个方面分析了疫情对印度军队的影响。
本文旨在为巴基斯坦2019年替代性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实施提供路线图,为实现国家目标提供技术和政策措施,以促进巴基斯坦清洁能源转型。本文提供具体的政策建议,以促使巴基斯坦转向清洁能源道路,主要以社会公平、环境可持续和经济可行的方式利用巴基斯坦巨大的未开发可再生能源潜力。
氢是脱碳和减少对化石燃料依赖的关键能源载体,处于全球能源格局的最前沿。自1970年代,氢一直被视为“未来燃料”。现在,绿色氢正享有越来越大的政治和商业动力。氢有着广泛用途,可应用于运输、发电、能源储存、出口等领域。鉴于此,绿色氢或将成为能源供应系统的重要一环。
日本正在利用它对东南亚的官方发展援助,向地区国家转让武器系统、海军舰艇和侦察机。这些武器转让有助于提高受援国的海军作战能力,但亦有可能增加南海的对抗风险。
北京和新德里之间的边境紧张局势不是对欧洲国家的直接挑战。如果再与中国发生冲突,印度或立即向欧洲国家寻求武器装备支持。为维护与中国的关系,一些国家或秘密给印度提供装备。印度将重视快速交货。尽管试图实现军工自力更生,但印度未来几年仍将依赖进口。这意味着中印紧张关系或为欧洲供应商创造更多可能性。
近日,中国一带一路网专访了多名海外智库专家,了解了他们及其国家民众眼中的“一带一路”。这些专家来自世界各地,他们以亲身所见和研究成果,证明了“一带一路”倡议的高瞻远瞩。
中国和印度都是具有成本竞争力的清洁技术解决方案的供应者,并有着向发展中国家输出这些方案的愿望。中印两国也是全球南方经济体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重要发言代表。另外,与南方经济体维持健康的伙伴关系也是北京和新德里外交政策的核心。鉴于自身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中印两国在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中可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到本月6日,美中贸易摩擦激化至开始互相发动关税制裁已有三年时间。双方围绕关税开展的贸易战曾因去年2月生效的贸易协定短暂“休战”,但是两国在高技术领域的霸权争夺将战火重新点燃,大国对立的戏码进入“第二幕”。然而,美中贸易随着经济好转得到恢复,双方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的一面也有所显现。
6月18日,伊朗司法总监易卜拉欣·莱希在第13届总统选举中获胜,并将于8月初接任总统职位。莱希上任正值一个关键时刻,因为伊朗正与西方重新商谈伊核协议。莱希在大选中的压倒性胜利不仅将对伊朗与外界的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也将影响中东及其他地区的战略和政治环境。
中巴经济走廊的电力项目主要以塔尔地区的煤为基础。尽管这些项目对地方、区域和国家发展作出贡献,但公众仍然强烈关注煤矿开采对该地区生态和社会经济景观的影响。
菅义伟发表首次政策演讲时明确表示,他的首要任务之一是举办一届成功的奥运会,以此证明日本成功应对了疫情。上台伊始,菅义伟的支持率曾高达70%。然而,随着多个国家紧急事态的宣布,日本民众对他的信心不断下降。菅义伟的政治未来取决于快速接种疫苗和成功举办奥运会。
通过预防病例在初期爆炸性增长,亚洲城市似乎比西方城市更能够保护弱势群体。鉴于此,西方是否还能理所当然地声称自己是全球最积极的平等拥护者呢?
在2021年9月11日前,美国将从阿富汗撤出所有美军,这给阿富汗前景蒙上了深深的阴霾。本文作者认为,美国于2020年2月与阿富汗塔利班达成协议,并根据该协议产生的“和平进程”是一种严重错误。
2020年,边境关闭和健康问题阻碍了国际学生流动,但学生的流动性预计将会回归。教育政策制定者需要为新型国际学生作好准备,他们既想要获得实体学习机会,也想要获得数字学习机会。
近日,英国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对越南、柬埔寨和新加坡进行了访问。脱欧后,英国热衷于在东南亚强调其区域安全维护者的身份,并寻求在东南亚以及更广泛的印太地区塑造其独立于欧盟的形象。
2021年4月22日至23日,美国拜登政府牵头举办了全球领导人气候峰会。在会上,拜登与40位国家领导人重申了他们的气候承诺,并强调了各自国家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努力。
在印度,因疫情引起的检疫规定、社会隔离措施、封锁和边境管制扰乱了食品供应链,粮食安全面临挑战,穷人成为了直接受害者。
拜登政府今年1月份上台后,一再表达对东南亚地区的重视,并在团队中新设“亚洲事务主管”这一职位。美国智库观察家也曾宣称:“虽然东南亚已偏向中国,但美国还可以‘夺回来’。”东南亚俨然成为拜登政府执行地区战略所要争夺的高地。
显示 5165 条中的 3421 到 344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