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战后多边主义首次出现并制度化以来,世界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去75年,亚洲和西方世界取得了重大的经济进步。为进一步向前发展,需要更多更好的民用基础设施,以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使更多人摆脱贫困,并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中国经济全球化发展将步入多元消费时代,在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有望成为全球新经济增长的引领者,这是中国经济发展路径的新选择和新起步。
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更广泛的应用,应该引导区块链技术往国计民生的方向去应用,引导区块链技术支持实体经济,支持普惠金融,支持我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等。
自加入APEC以来,中国的话语权和主导权不断扩大,在亚太及全球生产链、价值链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我国加入的第一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APEC给中国带来了多方面的收益。
拜登政府将从阿富汗撤军这一决定将对每个利益相关者产生深远影响。2001年后的国际秩序和阿富汗国内政治和安全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影响随之而来的地缘政治,改变每个主要“参与者”的视角和动机。
本文概述了中国的气候特征、气候预测、面对自然灾害的脆弱性、气候变化的行业影响以及气候适应重点。本文提供了有关中国的关键气候参数及这些参数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这些变化对社区、民众生计和经济的影响。本文有以下主要发现:
数字化、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在加强可持续性和优化开发方面都有尚未挖掘的潜力。为了驾驭第四次工业革命,使之有利于可持续性,我们现在需要开始更好、更强有力地指引其技术。
世界银行警告,如果管理不当,南亚国家可能会在供需两方面面临粮食安全挑战,尤其是对社会中的边缘化群体而言。巴基斯坦也不例外。虽然目前巴基斯坦的疫情似乎得到了控制,但仍存在不确定性。未来数周和数月,任何病例激增以及由此导致的流动性限制都可能以无数种方式令粮食系统紧张。
对于员工来说,智能工作可以优化时间表、节省通勤时间和成本,进而实现更高质量生活。对于企业来说,智能工作可能会带来更高生产力水平、更广泛员工资源、更低的固定成本和更高的员工保留率。这种新工作方式带来的灵活性也有助于提高工作岗位对千禧一代的吸引力,并减少员工流失率。整个社会也可以从这一做法中受益。
铁矿石繁荣增强了政府和评论员的信心,认为澳大利亚可以在不蒙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平安挺过中国的贸易制裁。对于决心惩戒澳大利亚的中国而言,这种情况不能容忍。北京的做法显而易见,即寻求更多铁矿石供应来源。
2021年,澳大利亚人对气候变化的担忧有所加剧。60%的受调者认为,全球变暖是一个严重且紧迫的问题。人们应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即便这可能成本巨大。持这一观点的人较2020年增加了4个百分点。另外,55%的受调者认为澳大利亚政府能源领域的主要优先事项应是减排。
迄今为止,中国享有一些分析人士所说的其疫苗外交的“黄金期”。这指的是发展中国家的看法,即西方国家在囤积疫苗,而中国却注重向海外捐赠或出售疫苗。
人们越发关注可能影响全球地缘政治稳定的气候变化问题。气候变化对国际安全的战略影响已被学术界、多边组织和国家机构充分记录下来。另外,国防行动者已开始将气候变化纳入其战略,强调气候变化会增加国家政治、经济和资源基础的负担。然而,这种发展并未促进该领域的国际合作。
正如许多人认为的一般,“政治科学”一词有些矛盾。事实上,科学方法似乎不适用于研究政治。然而,即便是在混乱的政治环境中,偶尔也会出现有用的比较案例研究。当民主国家正努力确定如何最好地管理它们与中国的关系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外交政策或最接近于外交A/B测试,专家们可对此进行研究,以提供参考。
氢能或能解决锂电池汽车面临的所有问题,包括续航里程限制、充电要求以及锂离子电池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另外,氢能汽车也更具成本效益。为氢电池“加油”仅需要5分钟,且该电池的续航里程更大,这些特点意味着更高的运营利润。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二次审议稿)”进行审议,牵动着无数网民和互联网企业的心。在数字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是国之大事。作为新事物、新业态、新现象,互联网行业发展得益于法律因包容创新而对个人信息利用的宽容,更取决于技术创新与商业应用发展本身。
缅甸的事态发展对印度构成了严峻的政策挑战。因此,新德里的缅甸政策选择应取决于当地不断变化的局势。面对此起彼伏的抗议活动,缅甸军方是否能继续掌权还有待观察。如果目前的困境会让军政府更加依赖北京,将对印度的安全产生负面影响。印度方面必须继续与军政府接触。
极端主义分子是互联网技术的最早应用者之一,他们充分认识到了互联网作为通信和动员工具的潜力。随着“伊斯兰国”的出现和崛起,该组织的全球影响力及其对社交媒体的熟练运用给恐怖主义研究人员和反恐人士提出了严峻挑战。
导致人们心理健康恶化是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大流行病的一个特征。这场疫情表明,世界没有能力应对像新冠肺炎这样严峻的大流行病。更严峻的是,它在应对心理健康流行病方面的准备更糟。全球利益相关者迫切需要集中、跨部门的努力和投资,以对抗这种无声的疾病。
虽然疫情几乎摧毁了全球各经济体,但这并没有导致各国减少购买武器。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研究发现,2020年的全球GDP收缩了4.3%,但全球军费开支却比2019年增加了2.6%。考虑到疫情的全球性,多边主义复兴的期望化为泡影。
显示 5087 条中的 3441 到 3460 条结果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