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摩擦的升级,使得日本面临“选边站”的两难境地,这种背景下,熟悉对美、对华出口及投资限制,具备安全、危机管理能力的专业人士判断就显得尤为重要。
文章称,无论任何领域,日本的技术、产业能力都在下降,而中国却在奋起直追。
而新冠肺炎疫情可算作从天而降的外部压力。这股压力迫使日本正在进行以IT为核心的新一轮工业革命和日本人生存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短期来看,在RCEP的共同规则下,将会建成紧密的自由贸易协定网络,从而激活区域内经济发展;长期而言,拥有22亿人口的RCEP对市场的刺激将不可限量。
2020年是中美摩擦最激烈的一年,也是中国科技研究实现大跃升的一年。可以说中国在深刻影响人类社会未来的多项重大科技领域均取得了划时代的研究成果。
中国人很可能正期待着2021年的到来。从2021年2月开始的中国农历新年将是牛年。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牛是宝贵的财产,因勤劳忠厚而象征着繁荣富足。在经历了2020年这个据说会出现自然灾害的鼠年之后,人们正寄希望于2021年。
中欧投资协定结束谈判对中国来说显然是一个外交胜利。更为重要的是,与欧盟较为密切的关系有助于北京阻止华盛顿与欧洲国家及其他伙伴形成一个统一战线来挑战中国的贸易惯例。现在中国拥有更多的影响力来对抗即将上台的拜登政府的影响力。
中国不是对以色列的威胁,继续从双边关系中不断增长的经济优势受益很重要,但是需要进行负责任的风险管理。以色列不应直接借鉴美国的经验和政策,而应根据自己的独特特征和需求制定自己独立政策。
受疫情影响,印度在经济上准备不足,没有能力接纳像RCEP这样的贸易协议。为改变这种状况,印度需要通过增加需求,合理化价值链,创造更好的制度安排和更具竞争力的经济来解决问题。
RCEP面临着为成员国的多样化需求和利益服务,以及适应数字世界不断变化的形势和区域紧张局势的挑战。对于决策者而言,应对这一挑战并不简单。本文分析了后疫情时代下,由中国领导的区域复苏的好处和挑战。另外,本文还在RCEP语境下思考了数字贸易的未来。
在亚洲发展中国家,外国直接投资(FDI)流量形势发生了巨大改变。过去10年中,一些亚洲经济体已从FDI接受者转变成为FDI提供者。本文重点研究了美国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生产性行业的绿地FDI。
长期以来,亚洲发展中国家致力于追求经济增长。现今,它们遭受着人类健康、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方面的威胁。为应对这些挑战,许多亚洲国家政府正引入政策、法规、倡议和其他解决方案,欲将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方式纳入主流。然而,单靠政府并不能使增长和资源使用与污染脱钩。亚太地区的绿色商业势在必行。
拜登或视中印军事和战略冲突为美国外交政策的一种困境。针对中印两国,美国有3种可能的政策选择:第一,促进美中关系并保持这一关系的稳定;第二,将印度发展成偏向于支持美国的“摇摆国”;第三,对中国和印度执行不加偏袒的外交政策。然而,上述任一政策都很难实现。
世界正处在重大技术进步的门槛上。迈过这个门槛,科幻小说中的设想将成为现实,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将大为改观。为在未来的先进技术世界中不落伍,中国、美国、俄罗斯和一些欧洲国家一直积极地在进行技术研发。中国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世界等待拜登接任美国总统职位时,美国正在严格审查它与中国的关系。在这样做的同时,不能忽视美俄关系,因为美俄两国在欧亚大陆上存在许多分歧。美国必须对俄罗斯施加一定压力,促使它远离中国。
中国的数字主权货币现在已经做好了减轻美元陷阱困境、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准备,并准备好提供一条免遭基于美元的制裁的逃生路径。
当下,中国正处在经济增长再平衡阶段,为应对发展挑战,中国提出了“高质量增长”议程。在“高质量增长”议程下,中国旨在通过税制改革来实现经济平衡。本文强调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执行该议程中的关键作用。
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这些湄公河地区国家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除泰国外,所有湄公河地区国家的医疗基础设施都较为薄弱,容易被疫情诱发健康危机。但是,到目前为止,湄公河地区的疫情管理比海洋东南亚地区更为成功。
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保障民众健康是首要优先事项。但是,不丹的经历表明,成功的粮食安全管理也是疫情下民众营养和健康的重要保障因素。尽管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国家,不丹在疫情期间确保粮食安全的经验对其他国家,尤其是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有很多启示。
RCEP代表了一个新的贸易集团,对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起到了制衡作用,而中国是RCEP中最重要的经济参与者,它是所有成员国的重要贸易伙伴。美国新政府想要继续在亚洲发挥重要作用,就必须向该地区倾斜。
显示 5009 条中的 3761 到 3780 条结果
走进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会场
走进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
新华全媒+丨从新能源汽车看中国与世界“链接”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