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分子很可能会针对3D打印枪支这类非常规武器制定新的战略和战术。一种可能是,“孤狼”袭击者用3D打印枪支代替冷兵器,对目标人物(如政治领袖或社区领袖)进行有针对性的攻击。尽管这种袭击的人身伤害有限,但会对公众造成严重的心理影响。
受疫情影响,各国政府更倾向于关注国内情况,这会不可避免地破坏国防政策。为适应疫情挑战,军队应与时俱进,重新确定其作为人道主义援助和救灾行动者的角色。
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水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爱德华多·阿拉拉尔表示,对全球贸易协议而言,数字化可以降低买卖双方之间的交易成本。贸易方面的技术进步包括自动海关系统、电子单一窗口以及其他可实现跨境无纸贸易的措施。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原定于2020年夏季举行的东京奥运会被推迟至2021年7月23日。然而,随着疫情发展,日本公众和反对党要求继续推迟,甚至取消奥运会的呼声越来越高。日本首相菅义伟面临着巨大困境,他必须尽快做出决定,以免他的声望进一步降低。
“西奥多·罗斯福”号是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这艘航母于2020年1月从圣地亚哥海军基地出发,舰上载有约5000名船员。该航母航行的目的地是西太平洋地区。本文概述了“罗斯福”号航母暴发新冠肺炎疫情情况,并分析了该事件给印度军队的启示。
气候变化正在影响全球范围内的基础设施投资,导致资产价值损失,设施运营成本增加和经济利益下降。面对这种情况,各国必须让基础设施更具气候韧性,这样做最终是物有所值的。然而,目前旨在让基础设施资产具有韧性的渐进式变革已不足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人们亟需一种新方法。
多年来,澳大利亚的公共债务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然而,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这种局面,澳大利亚债务负担大为增加。根据最近的预算估计,未来数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债务总额或高达2万亿美元。从长远来看,债务高企不仅会给经济增长制造障碍,也会降低政府的财政灵活性和应对未来危机的能力。
人们普遍认为,双循环策略(DCS)是“十四五”规划的核心组成部分。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旨在让中国降低对外国的依赖,在全球合作与竞争中占据优势,进一步开拓出口市场。尽管双循环不是一个内向型策略,但其中包含的雄心勃勃的工业和技术自主目标引起了中国贸易伙伴的广泛关注。
目前的疫情似乎比2020年更加严重,新冠病毒的变种病毒已在英国、巴西、南非等地出现,一旦变异病毒流入社区,控制疫情将更加困难。为扭转这种局面,唯一可行的退出策略是拥有足够有效的新冠疫苗,利用疫苗实现群体免疫并消除病毒。尽管新冠疫苗尚无法给儿童接种,但如果有非常高比例的成年人接种疫苗,群体免疫仍可实现。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1月对印尼的访问可以说是对美国争取印尼努力的反击。与蓬佩奥侧重点不同,王毅将重点放在新冠疫苗和经贸合作上。中国外长在拜登正式就任美国总统前的这次访问也许是要告知美国一个讯息,即中国与东南亚,特别是与印尼有着紧密的伙伴关系,美国很难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分隔开。
除对环境、经济和社会影响之外,气候变化还对地缘政治稳定产生影响。虽然气候影响本身并不是国家间和国家内部冲突背后唯一因素,但气候变化有可能加剧现有问题并增加不稳定性。
美国在亚洲的真正目标是谋求与中国保持力量平衡,为阻止中国称霸而维持美国的影响力,并让亚洲国家相信美国的行动具有正当性。换言之,拜登政府并非要与中国敌对,而是谋求保持均势。情况将如何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一年后,许多国家批准了新冠疫苗,疫苗接种工作方兴未艾。人类社会从未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研发出一种疫苗,也从未像现在这般依赖疫苗。那么,新冠疫苗会让2021年变得和2020年不同吗?
印度生产了占全球需求60%的疫苗,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药房”。当印度开始向外界捐助新冠疫苗时,它的邻国无疑是这些疫苗的第一批接收者。
菲美联盟未来充满不确定性、面临来自地区伙伴的怀疑、地区经济外交前景不明朗,这都让拜登政府在东南亚的外交政策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
中国为防控疫情使用了许多数字技术和服务,人们对这些科技成果寄予厚望,希望看到它们在疫情后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普及。中国在将上述技术转用于现代化城市运营和提高居民生活便利程度方面也取得不少成绩。
共同事业的基础存在于深厚的历史根源和当代意义。与拜登总统的就职演讲相呼应,中美双方“停止叫嚷、降低热度”是合乎情理的。
历经7年35轮谈判,中欧投资协定(CAI)谈判最终在2020年底宣告完成。就在中欧投资协定签署一个多月前,历经8年谈判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也尘埃落定。北京似乎已经优先考虑与亚洲和欧洲国家达成贸易和投资协议。
中欧在2020年最后一刻达成投资协定着实令人惊讶。这是在经过多年的长时间谈判以及在美国新总统入主白宫之前发生的。双方为何在这样一个时间点达成投资协定?对各国有何启示?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以色列目前正从两方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为民众接种疫苗和进行第三次封锁。以色列央行预计,第三次封锁对经济造成的直接损失为每周30亿至35亿新谢克尔。以色列的新冠疫苗接种速度领跑全球,为该国遏制疫情和经济复苏带来希望。但是,该国为加速经济复苏所做的准备似乎非常有限。
显示 5087 条中的 3741 到 3760 条结果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