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助菲律宾人了解中国文化。
过去几年,在战略伙伴关系和共同经济利益的推动下,海湾国家在中国的投资大幅扩大。
全世界都应抛开偏见,借鉴中国经济奇迹的经验,了解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现代化的智慧。
2023年中国反超丹麦,在风力发电机的专利竞争力方面首次登顶。
对中国而言,“成功利用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关键是将老年人的人力和人力资本转化为经济增长的源泉”。促进老年人的劳动参与率是中国的一个关键问题。
中国茶饮品牌“喜茶”在巴黎开设第一家快闪店,这是中国新型茶饮企业在激烈的国内竞争中迈出海外扩张的最新一步。
一些国家正在发展天基太阳能发电项目,如美国、日本、英国、中国和欧盟国家。
连接东南亚国家与中国之间的铁路网络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东南亚新兴国家发展迅速,日本汽车与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在东南亚的竞争正在加剧。
若想了解中巴经济走廊及其对巴基斯坦的影响,需要着眼于全局。
江西中煤是一家专注于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过去十年里在全球参与多个“一带一路”基建项目建设,但随着近几年参建海外项目数量减少,集团开始将业务拓展到基建以外的领域,包括在2019年进军食品贸易。
据国金证券的一份报告估计,到2025年,中国陪伴经济市场规模有可能达到500亿元。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文化差异会阻碍贸易。两国在语言、习俗、价值观和商业惯例等方面的文化差异越大,贸易关系就越具有挑战性,成本也越高。但中国是一个例外。
数据提供商Preqin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涉及清洁能源的前十大风险投资交易中,中国占据其中五席,按价值计算占了此类交易的三分之二。
6月,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签署关于中吉乌铁路项目的政府间协定。中方当时指出,中吉乌铁路是中国同中亚互联互通的战略性项目,是三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标志性工程。
作者在2024年5月对苏州工业园区的考察旅行表明,新加坡继续为该园区做出显著贡献。
在中国,面向留学归国人员的招聘活动火热进行,因为有意拓展海外业务的中国企业需要更多具备语言特长的人才。而很多学生也希望能凭借留学经历找到好工作。
文莱可以利用其战略地位,促进中国与东盟东部增长区各领域合作,为实现该次区域经济增长、互联互通提升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愿景做出重要贡献。
国际能源署表示,在很大程度上由于中国的“绿色浪潮”,2023年全球对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投资首次超过对化石燃料的投资。
日本在调整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并不打算在经济上与中国完全脱钩。
显示 4903 条中的 401 到 420 条结果
阿根廷举行兰花博览会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