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丝路海运”建设蓝皮书(2019-2020)》在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期间发布。蓝皮书认为,由福建省率先提出和实践的“丝路海运”,正逐步成为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平台、新标杆。
首届“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举办一年来,“丝路海运”建设秉承开放包容的合作理念,构建多元合作格局,不断扩大“朋友圈”,促进海运贸易便利化,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福建厦门发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优势,将多种运输方式有效结合,支持“丝路海运”班轮与中欧班列对接,形成了具有独特优势的过境货物海铁联运。截至7月31日,厦门中欧班列累计发送1.4万标箱,货值5.5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64%和58%;厦门港海铁联运完成2.87万标箱,同比增长32.5%。
第二届“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将于9月8日在厦门举行。该论坛是2020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的平行论坛,以“丝路海运:高质量发展之路”为主题。
27日上午,在厦门港海天码头,海陆马士基运营的穆勒青岛轮缓缓靠泊。1022个集装箱被装载上船,将随着“丝路海运”驶向越南、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
近日,伴随着一声长长的鸣笛,一列满载着48个40尺集装箱防疫物资、服装、灯具等百货商品的中欧班列从厦门海沧自贸园区开出,直达阿拉山口,离境后途经波兰开往目的地德国汉堡。这是中欧(厦门)班列开行的第762趟国际班列,中欧(厦门)班列开行已满五周年。
记者12日从福建省交通运输厅获悉,今年1月至7月,福建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3.43亿吨,同比增长1.5%,增幅较1月至6月提高了1.8个百分点。
8月13日上午,“丝路海运”快捷航线全流程服务提升暨“进口直提”仪式在厦门国际航运科创中心隆重举行,通过远程直播,便捷的手续办理、无缝的货物通关、默契的港内外协作毫无保留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日前,天津港集团“四千行动”首站服务推介会在福建厦门举行。天津港集团正式加盟“丝路海运”联盟,并联合厦门港推出“两港一航”服务标准,进一步贯通南北、促内需、稳外贸,服务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推动我国南北产业链与供应链联动,助力“六稳”“六保”。
记者11日从厦门海事局获悉,2020年第一季度厦门港“丝路海运”运行情况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且已回升至疫情前的整体水平。
感知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媒体福建行,1月3日首站抵达厦门,来自俄罗斯、埃及、韩国、捷克和塔吉克斯坦等国家的21名媒体代表走进厦门港、参访中欧班列以及五通码头,了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的建设发展情况。
今年前11月,福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合计4119.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14.4%,增速高于同期全省外贸进出口整体增速8个百分点,占同期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34.3%,拉动福建外贸整体增速4.6个百分点。
今年前11月,福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合计4119.2亿元(人民币,下同),较上年同期增长14.4%,增速高于同期全省外贸进出口整体增速8个百分点,占同期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34.3%,拉动福建外贸整体增速4.6个百分点。
福建石狮至马尼拉国际航线(CPX5)19日在石狮石湖港开通首航。这是福建拓展“丝路海运”的又一新进展,不仅加密了当地口岸的菲律宾航线,也为石狮及泉州口岸外贸企业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和更好的营商环境。
福建省旨在开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互联互通新航道的“丝路海运”品牌,运营8个月来影响力初显,中外业界希望共享更多机遇。
作为国际投资的重要风向标,2019厦洽会将立足已有的办会基础及资源,紧密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通过丝路投资大会、“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等,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搭建高效的投资合作平台。
去年以来,以“丝路海运”命名的航线合作平台在福建厦门启动运营。作为“丝路海运”平台的重要发起单位,厦门港借力“丝路海运”,在推进港口高质量发展方面做了系列探索,港口的支点作用逐步被放大。
作为中国首个以航运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际综合物流服务平台,开行近8个月的福建“丝路海运”架起了一条条连接世界的经贸合作通道。
7月15日,马士基航线NV2在厦门港海沧港区嵩屿码头2号泊位启航。 这是中国首个以航运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际综合物流服务平台——福建“丝路海运”增加的又一新航线,也是厦门港与马士基在共同拓展“丝路海运”及国际中转业务的合作上再迈新台阶。
6月19日11时,随着一声汽笛长鸣,满载着集装箱货物的厦门港务控股集团多式联运港站首趟班列,从海沧海润码头缓缓驶出,该多式联运港站由此正式启用,标志着“一带一路”国际综合物流服务品牌“丝路海运”又一新节点启动。
显示 101 条中的 81 到 10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