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称,当流动性环境恶化,人们会清楚地看见哪些贷款方未能充分利用他们之前自由借贷的资金。将这句话当成对2022年新兴市场经济前景的警告尤为恰当。在新兴经济体债务负担加剧、公共财政状况不佳之际,借贷条件也不再有利。全球“所有的”资产价格泡沫都将面临破裂。
文章以冬奥传统项目冰壶运动类比中国经济政策,称中国政府在意识到“稳经济”重要性的同时,要精准把握货币财政政策,像冰壶运动员为投壶铺路,在有效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防止经济过热,引发通货膨胀和投机行为。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按美元计价,2021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6.05万亿美元,占世界市场份额继续提升。
中国不擅长冰壶,但中国决策者可以从该运动中获取灵感。中国决策者就像冰壶运动员一样,面对着难以“击中”的目标。他们为2022年经济设定了增长5%以上的目标,即便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已侵入中国。相似之处不止于此。冰球运动员必须以合适的力量投出冰壶,确保击中目标。同样,中国决策者也必须找准促进增长力道。
2022年中国经济已经启幕。对于今年经济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释放出鲜明的政策信号。从今年各部门的工作部署看,“稳”字成为核心关键词。
中国经济可能正在放缓,但今后有很大空间取得稳健表现。市场的一致预测集中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在2021年达到8.1%之后,今年将放缓至约5%。但是,在采取正确政策的情况下,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可能会被轻松抬高。
中国海关总署近日发布数据,2021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同比增长21.4%,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担忧疫情引发去全球化,尤其担心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到别处,这种担忧情绪推动了脱钩论。然而,粗略地看一下过去几年的全球贸易和投资流向就会发现,脱钩论经不起推敲。
在新兴经济体背负着创纪录债务、公共财政状况不佳之际,其借贷条件可能会变得不那么有利。全球“一切”(everything)资产价格泡沫可能破裂,中国以房地产和信贷为主导的增长模式可能会失去动力。由于中国是世界最大国际大宗商品消费国,其经济的任何显着放缓都可能严重影响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
面对未来一年“前所未有的”贸易挑战,中国加倍倚重这项全世界最大贸易协定将会发挥的关键作用,指望它帮助缓冲冠状病毒的影响,同时促进经济增长。
英国智库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发表的一份报告预计中国将在2030年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年末将至,国际社会都在展望2022年经济形势。其中,中国尤为引人关注。12月22日,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继2021年上半年强劲反弹之后,中国经济全年实际增长率将达到8%,2022年增长将达5.1%。
外资机构普遍认为,房地产行业低迷和新冠肺炎疫情限制措施仍可能对中国2022年的经济增长造成压力,但由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仍具有吸引力,甚至可能超乎投资者预期,因此外资流入中国在岸股票市场的趋势预计仍将持续。
有关中国“共同富裕”的信息已经渗透进美国的主流电视节目以及一些全国性报纸。尽管一些人对于中国当局能否实施较好的政策心存怀疑,但美国还是应该从中国的相关努力中吸取一些重要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在增长方面更注重质量而非数量这一点。
说中国吸走了西方的资金是对历史的曲解。中国只是占据了在全球经济中传统上应有的地位,它不过是因为数十年的孤立、动荡、贫困和冲突而被排除在全球经济之外。中国真的吃了西方的午餐吗?不,它没有。但它无疑是坐在美国及其盟友为其摆放的桌子上用餐。
华盛顿的主流观点严重低估了市场在中国经济资源配置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北京促进改革的意愿。
这是空前的。没有任何词汇可以适合形容中国回归国际贸易体系20年来取得的成就。在经济史上还从未有任何国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出现如此高的增长和如此快的发展。200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3万亿美元,和美国的10.6万亿美元相距甚远。20年之后,中国的经济总量增长了10倍还多。
中国经济决策者警告说,中国应该警惕农产品、矿产和燃料等初级产品供应短缺所导致的“灰犀牛”事件。
世界贸易组织10日纪念中国加入该组织20周年。中国入世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加快了全球化,也带来了意料之外且延续至今的政治影响。
显示 1261 条中的 441 到 460 条结果
上合学子共赴文化交流之旅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夏日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