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论坛9月12日在广西南宁举行。论坛建议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论坛实现机制化,以形成固定的政策沟通与交流对话平台,推动双方农业合作不断向前发展。借助共建“一带一路”,着力拓宽农业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共同开创互利互补、共同发展的农业合作新局面。
9月4日至5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将在杭州举行。俄罗斯总统普京将出席峰会。今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5周年和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20周年,深化务实合作,密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协调配合,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是中俄战略协作的优先方向,G20将为此提供重要平台。
据今日俄罗斯通讯社报道,纳雷什金说,在信息技术领域,俄罗斯对于俄中两国在政府层面的协作以及两国在公司层面合作的发展都感到满意。双方协调在信息和网络安全领域的行动、推动信息技术服务业市场去垄断化很重要,“我知道,华为公司积极地参与了这一工作,”他说。
埃及著名考古学家扎希·哈瓦斯和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15日下午走进开罗中国文化中心,讨论中埃两大文明历史上的交流与碰撞,并就两国进行考古合作的前景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以金字塔研究闻名于世的哈瓦斯讲述了有关金字塔的秘密,解答了是何人建造了金字塔、法老图坦卡蒙的死因,以及他当年曾用机器人开掘金字塔之门的背后细节。
周二在巴财政部部长Dar的见证下,巴央行主席Ashraf、联邦税务局(下设海关部门)主席Nisar共同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规定在进口环节使用电子表格。报道称,该电子表格可用于控制进口环节存在的低价报关和转移定价问题,并整合巴央行外汇系统和海关部门清关系统。
今年8月底,印度政府将举行奥巴马总统任职期间的最后一次战略和商业对话,有可能是最后一次聚焦经济的实质性双边峰会。过去7年间,美印关系在建立共同安全愿景方面取得了傲人的进步,随着莫迪总理的任职,进步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美国总统奥巴马2日在白宫与来访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举行会谈时表示,将在经贸和安全等领域加强合作,以推进两国战略伙伴关系。两国领导人表示,美国与新加坡将在税务问题上展开更紧密合作,并在智能城市发展和数码创新等领域开拓合作机会,从而进一步拓展两国间的经济纽带。
随着美的集团对德国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库卡的收购进入收官阶段,大成律师事务所柏林分所合伙人麦荷曼认为,“中国的广阔市场是吸引德国企业寻求合作的主要原因”。
中国·苏尼特国际绒毛节在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召开,来自蒙古国及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百余家绒毛企业代表和中蒙两国毛纺行业协会共300余人参加,共同探讨推进蒙古国、苏尼特右旗和国内同行业企业对接,让中蒙绒毛产业合作迈上新台阶。
湖北省旅游委副主任徐勇介绍,绵延万里的长江汇聚了“壮美三峡”“大足石刻”“东方明珠”等众多顶级旅游资源。长江流域13个省市已成立长江旅游推广联盟,将共同向海内外旅游市场推广“长江丝路”旅游产品。长江流域省市与内蒙古自治区将通过联合举办旅游推介活动等形式,为两地旅游企业交流合作搭建平台,推动两地双向客源市场的共同发展。
中国驻加纳大使孙保红在论坛上表示,中国已成为加纳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在加纳总投资已达到13亿美元。2015年,中加双边贸易额突破6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2%,在非洲国家中排名第六;中国对加纳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到1.74亿美元,在非洲国家中排名第四。
津巴布韦帕里雷尼亚图瓦公立医院和中国湖南湘雅医院将建立对口合作关系,双方将专注于泌尿专科领域的诊疗合作,中方将派遣专家组进行手术、义诊和指导工作,提供开展项目所需仪器设备,并培训当地医务人员。
中国对阿根廷的投资正在从过去的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和资本导向型转化。2004年以来,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加快对阿根廷市场的拓展步伐,其中不仅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传统能源企业,还包括以华为、中兴、联想等为代表的高科技制造企业。
本月11日至14日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办的第三届中俄博览会,吸引来自黑龙江、北京、吉林等地的200多家中国企业、约2000人参加。参会参展的中俄企业在经贸、金融等方面开展了深入交流,双边合作取得新进展。
阿布扎比金融自由区(ADGM)日前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签署备忘录,旨在进一步提升两个自由区之间的合作水平及商业便利化程度。ADGM金融服务监管局主席Richard Teng表示,ADGM很高兴能与上海方面达成协议,两个自由区将一同努力,为区内金融服务提供更大支持,为资本流动提供更多便利,并积极鼓励区内的各类创新。
2016年正值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和教育交流年,也是东盟共同体建成元年。数据统计显示,中国连续7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2015年双方贸易额4722亿美元,互访人次2364万,互派留学生逾19万人。
经过3年多的共同努力,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在深化产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金融等领域的合作成绩可圈可点。可以看到,中东欧地区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兴趣,欢迎中国企业参与这一地区的能源领域和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驻埃及大使馆5月31日晚举行庆祝中埃建交60周年招待会。中国驻埃及大使宋爱国在致辞中说:“60年来,在前进的道路上,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埃两国始终守望相助,风雨同舟。中埃关系堪称发展中国家合作的一个典范。”埃及文化部长赫尔米·纳木纳表示,他看好埃中关系的未来,并相信两国合作将持续发展。
泰国商务部副部长维尼差·詹张表示,东盟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很大融资需求,东盟在公路、铁路、电力、港口等基础设施领域每年投资需求超1000亿美元,泰国已经制定了未来十年总金额达2万亿泰铢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他认为,项目融资可能是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发挥潜力和实现目标的关键因素。
主题为“以创新促发展,带增长”的中国论坛当地时间24日在第十一届“柏林亚太周”期间亮相。本届“柏林亚太周”于23日开幕,将持续至6月3日,今年主题为欧亚创新对话。亚太周期间将以研讨会、贸易展、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举办100多场活动,以探讨智慧城市、工业4.0、数字化、初创企业和创新等议题。“柏林亚太周”始于1997年,由柏林市政府发起。自今年开始,“柏林亚太周”由以前每两年举办一次改为每年一次,旨在促进欧洲与亚洲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显示 783 条中的 761 到 78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