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殷涧镇以打造文化强镇为目标,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广泛开展惠民文化活动,严格监管文化市场,努力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唱响新时代文化“主旋律”,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文化力量。
今年以来,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经济开发区以项目为抓手,在谋项目上做文章,在推项目上下功夫,在帮项目上求实效,努力开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为缓解明光市东部地区工业生产用电紧张的局面,确保企业生产用电和冬季居民用电供给,明光市供电公司抓住秋季凉爽利于施工的大好时机,组织当地供电部门加快电网施工改造和输变电工程建设进程,进一步优化电网架构。
9月13日,利用“5G+大数据”技术打造智能停车充电微应用在安徽省滁州市投入运行。
2021年1-6月,安徽滁州市累计扶持235名大学毕业生创新创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667万元。
今年以来,安徽省滁州市通过三个聚力,将提升参保水平、完成目标任务和做好待遇调整作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夯实社保民生工程。
为恢复水域生态,助力长江水域可持续发展,安徽省滁州市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全力以赴打赢长江流域滁州段禁捕退捕持久战。截至5月底,该市 619名渔民全部上岸,转产就业率达100%。应参保渔民571人,参保率达100%。
今年以来,安徽省滁州市四方联动,不断加大技能人才培训力度,通过企业自培、行业代培、职校委培、政府帮培,推动普工转型升级,提高技术蓝领比重,促进企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安徽省滁州市强化各级各环节责任,统筹农民工工资支付事前事中事后管理,以物联网、大数据为基础搭建实时监管平台,推动核心数据各部门共享,以信息化监管治理农民欠薪难题。截至5月底,全市共受理欠薪投诉案件152起,同比下降24.5%,调解仲裁49起,结案率达84.2%。
今年以来,安徽省滁州市坚持民生为先,把市民需求放在社保卡工作首位,以实体社保卡和电子社保卡为载体推进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不断拓展社保卡应用场景,提升社保卡服务能力,有效提高社保卡覆盖面,让参保群众享受更多便利。
作为长三角27个中心区城市之一,安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滁州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在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重大机遇中,搭好合作载体平台、优化营商环境、发挥山水人文优势、全方位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开启潮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滁州篇章”。
近年来,安徽省滁州市重视“土专家”、“田秀才”等乡土人才培育和使用,通过寻才、育才、用才、惠才四项举措,让更多乡土人才 “破土”而出,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安徽省滁州市创新开展“揭榜挂帅”引才机制,深入开展重点人才项目、重大技术攻关“揭榜挂帅”活动,着力搭建了产业与技术、企业与人才之间的沟通对接桥梁,支持企业破解一批关键技术难题、转化一批先进技术成果、引进培育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及团队,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近年来,安徽省滁州市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瞄准人才“第一资源”,在扶持政策、平台建设、人才应用、服务保障方面与长三角全方面对接,实现人才共享共赢。
2020年以来,安徽省滁州市坚持把人才振兴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抓手,通过培育提技、招募留才、发挥技能等方式,建强乡土人才队伍,打造乡村“人才链”,播好乡村人才“金种子”,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自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安徽省滁州市积极安排部署,扎实做好欠薪隐患排查工作,加班加点,紧锣密鼓,确保农民工春节前按时足额拿到工资,实现欠薪“两清零”。
针对春节期间企业用工短缺和员工流动大等特点,安徽省滁州市围绕“政府主导、园区主抓、企业主责”目标,未雨绸缪,早部署早落实,提前储备人力资源,稳定企业用工。
志愿者的爱心传播与文明时尚,管理者的权力“瘦身”与内部激活,以及宜居环境的持续提升……无不显示安徽省滁州市这座城市务实、担当、实干的社会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安徽省滁州市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作为建设“技工大市”、推动产业升级有效抓手,按照“服务企业、惠及职工、促进就业”目标要求,不断完善培训机制,拓宽培养渠道,推动技能人才快速成长。截至目前,全市技能人才总量已达到21万人。
安徽省滁州市保持清欠保支高压态势,采取一企一策、 一网一库、一诉一调、一案一查方式,化解劳资纠纷,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显示 71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