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蚌埠的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绿色发展指数逐年提升,各项指标稳居全省前列、皖北首位。
近日,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冬奥组委签约,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生物可降解餐具供应商,将为北京冬奥会提供生物可降解餐具和相关支持服务。
10月28日上午,淮河生态经济带第2次省际联席会在安徽蚌埠召开。会议总结交流去年以来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推进情况,谋划省际合作重点事项,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范围内各省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加快形成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的强大合力。
由蚌埠市委宣传部、蚌埠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蚌埠市首届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于今年4月启动,经过半年来的紧张工作圆满落幕,并将在蚌埠市博物馆与广大市民见面。
新基建催生新业态新动能。在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城市之一——安徽蚌埠,围绕5G产业,40多家上下游企业形成集群式发展,从5G基础材料、通信终端配套到场景应用的产业生态已初步形成。
今年以来,安徽省蚌埠市充分发挥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合力推动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细化责任分工,强化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等特殊群体的保障,确保在基层落到实处。
“十三五”以来,安徽蚌埠多措并举,强化淮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生态文明新样板。
今年以来,安徽省蚌埠市综合营商环境评价内容,开发应用“四最”营商环境网上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创优营商环境。
淮河流域进入主汛期,在经历多日连续强降雨的情况下,6月28号夜间到29号凌晨,安徽蚌埠全境再次普降大到暴雨。与前几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几次强降雨并没有给蚌埠市区造成大量积水,这与蚌埠市完善了城市“智慧城管”、建设“海绵城市”有很大关系。
作为老工业基地,近年来,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在工业发展转型的道路上从来不甘落后,禹会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凝聚共识、提振信心、营造氛围,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努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力争实现“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
今年以来,在切实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安徽省蚌埠市积极克服人员流动受阻等难题,改变招商引资工作方式,调动干部群众参与热情,全力做好项目推进工作,努力实现疫情防控与招商引资“两不误”。今年1至5月,全市新签约项目54个,预计总投资315.5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7个,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六稳”“六保”工作的部署要求,2020年蚌埠计划投资建设100多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500多亿元。蚌埠市项目工作“储备一批、 开工一批、 推进一批 、投产一批”。项目发展进入快车道,有力推进了全市经济发展步伐。
6月12日下午3时,一辆满载电器、服装、医药等生活用品的蚌埠至西安、西安至欧洲的货运班列从蚌埠市铁路无水港缓缓驶出。这趟列车将途经西安,最终到达哈萨克斯坦。此趟“蚌西欧”货运班列是今年6月份以来,蚌埠市开出的第四趟蚌西欧专列。
6月9日是第13个国际档案日,当天,安徽蚌埠固镇县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
在六一儿童节来临前夕,安徽省蚌埠市开展包括茶文化课堂在内的传统文化交流,和孩子们一起普及茶知识,学习茶礼仪,过一个古色古香的儿童节。
中石化蚌埠公司为更好保障复工复产,启动“百日攻坚创效”行动,主动出击,整合线上线下优势资源,为社会生产生活迅速恢复提供最“硬核”的能源保障服务和央企担当。
今年以来,安徽省蚌埠市强化金融政策供给,完善联系对接工作机制,纾解农业中小微企业资金困局。目前,全市涉农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率达99.7%。
今年安徽省蚌埠市将大力发展民生交通,积极推动运输服务提质增效。
至2021年,安徽省蚌埠市将规划建成20个“五小园”示范村,新增“五小园”面积2000亩以上,建成之后的“五小园”占建成区总面积达到30%以上,其中当年新建面积不少于100亩/村。
自复工以来,安徽省蚌埠市累计开票金额已达去年同期的91.5%,各类型企业开票金额持续恢复。大、中、小、微型企业开票金额分别达去年同期的80.7%、102.2%、96.7%和100%;民营、国有、外资企业开票金额分别达去年同期的95.8%、89.5%和75.7%。
显示 181 条中的 121 到 1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