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蚌埠市多部门联合发布《蚌埠市超低能耗/光电建筑专项发展规划(2020-2035)》(以下简称《规划》),旨在将蚌埠市打造成为国内首个光电建筑示范城市,着力实现国内超低能耗和近零能耗建筑、建筑薄膜光伏应用光电两个领域发展“双领先”。
2月25日,安徽省蚌埠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传达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国、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精神,解读了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提出坚持“七个聚焦”,做好“三农”工作,奋力开创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
春节刚过,安徽蚌埠400多名农机人员包村进户,369个农机社会化组织与农民一起,立即展开早春田管,科技春耕,为今年午季夏粮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受疫情防控等因素影响,今年春节期间(除夕至初六)蚌埠火车站共发送旅客12.7万人,同比下降57.3%;节后最后一天发送旅客41304人,同比增长110%。
1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20年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名单,安徽省蚌埠市入选特色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公共服务类),再添一张“国字号”名片。
龙子湖区是安徽省蚌埠市的东部门户,科创前沿。2019年开始,龙子湖区城市管理局创新探索的“城管+”非接触执法取得了百姓称赞、社会肯定、科学精准、高效利民的效果。
近年来,安徽省蚌埠市持续强化攻坚态势,聚焦聚力问题整改、消费扶贫、小额信贷等重点工作,开展“再排查、再整改、再提升”专项行动,建立党政主要领导“冬季攻势”周调度机制,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近年来,安徽省蚌埠市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建立健全防范返贫“四项机制”,着力提升贫困群众脱贫成效。
近年来,蚌埠的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绿色发展指数逐年提升,各项指标稳居全省前列、皖北首位。
近日,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冬奥组委签约,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生物可降解餐具供应商,将为北京冬奥会提供生物可降解餐具和相关支持服务。
10月28日上午,淮河生态经济带第2次省际联席会在安徽蚌埠召开。会议总结交流去年以来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推进情况,谋划省际合作重点事项,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范围内各省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加快形成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的强大合力。
由蚌埠市委宣传部、蚌埠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蚌埠市首届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于今年4月启动,经过半年来的紧张工作圆满落幕,并将在蚌埠市博物馆与广大市民见面。
新基建催生新业态新动能。在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城市之一——安徽蚌埠,围绕5G产业,40多家上下游企业形成集群式发展,从5G基础材料、通信终端配套到场景应用的产业生态已初步形成。
今年以来,安徽省蚌埠市充分发挥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合力推动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细化责任分工,强化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等特殊群体的保障,确保在基层落到实处。
“十三五”以来,安徽蚌埠多措并举,强化淮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生态文明新样板。
今年以来,安徽省蚌埠市综合营商环境评价内容,开发应用“四最”营商环境网上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创优营商环境。
淮河流域进入主汛期,在经历多日连续强降雨的情况下,6月28号夜间到29号凌晨,安徽蚌埠全境再次普降大到暴雨。与前几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几次强降雨并没有给蚌埠市区造成大量积水,这与蚌埠市完善了城市“智慧城管”、建设“海绵城市”有很大关系。
作为老工业基地,近年来,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在工业发展转型的道路上从来不甘落后,禹会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凝聚共识、提振信心、营造氛围,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努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力争实现“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
今年以来,在切实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安徽省蚌埠市积极克服人员流动受阻等难题,改变招商引资工作方式,调动干部群众参与热情,全力做好项目推进工作,努力实现疫情防控与招商引资“两不误”。今年1至5月,全市新签约项目54个,预计总投资315.5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7个,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六稳”“六保”工作的部署要求,2020年蚌埠计划投资建设100多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500多亿元。蚌埠市项目工作“储备一批、 开工一批、 推进一批 、投产一批”。项目发展进入快车道,有力推进了全市经济发展步伐。
显示 189 条中的 121 到 14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